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三年的实践,“一带一路”战略吸纳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也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和沿线各国人民的生活。近期两则“刺激味蕾”的新闻,让笔者很是关注。
一则新闻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文章标题很清晰——“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渐形成买全球卖全球格局”。另一则新闻来自厦门,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期间,“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平台首家综合体验中心正式落户厦门,来自各国的绿色食品汇聚一馆。一则面上览,一则点上观,“一带一路”让“民以食为天”有了新的格局。
“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各国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在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农业并不是最引人关注的明星领域,但“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农业国家,资源丰富、需求旺盛,而集农业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贸易大国于一体的中国,既拥有广阔市场消费空间,也拥有种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优势,这些因素使得农业合作成为建设“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比如中亚耕地面积最大的哈萨克斯坦,其小麦单产为1吨/公顷,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蕴藏着较大的合作空间。
在笔者看来,以农业为分析样本,对于“一带一路”其他领域的建设颇有借鉴价值。作为中国的优势产业,我国农业“走出去”已有相当大的存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17.4亿美元,在8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1300多家,涉及种植、林业、畜牧、渔业等行业以及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主要环节。
同时,农业合作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可谓多种多样,既有政策的、法律的,也有价格的、自然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因素,便是食品安全。
“食以安为先”,对于“走出去”的中国农业企业,要面对不同国家差异化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在境外生产的农产品如果返销中国,还要遵循我国对进口食品的质检规则,要做的功课真不是一般的多。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的“国际共治”格局?如何形成可对接的质检标准、监管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这就需要着力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合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智库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扎实细致的对话、磋商来达成共识、形成规章。
当然,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政策对接,推进“一带一路”的农业合作说到底都是秉持一个方法,即大处着眼、细处入手。
大处着眼,就是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细处入手,就是政产学研等多方面扎扎实实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唯此,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才能持续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高效又立体的农业合作才能达成。(徐嘉豪)
(原标题:光明日报:“一带一路”功夫在细处)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