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云南:澳洲客商的花卉梦

2016-11-28 16:13:38来源:海外网
字号:

62.jpg

图为约翰·哈利勒在晋宁同鲜花合影。孟祝斌 摄

澳大利亚人约翰·哈利勒的工作,是在云南晋宁县双河乡种花。与众多的中国同行、同事一样,他并不满足把花种出来,而是要争取种得更多、更好,然后把花作为商品卖到世界各地。

他坚信:晋宁,承载得起这个五彩缤纷的鲜花梦想。

落子云南,走出一步好棋

农家女手捧自家种的鲜花,露出灿烂微笑,这里的孩子童年有着五颜六色花朵的相伴——这是晋宁双河常见的景象。但在起初,约翰·哈利勒的妻子认为她的丈夫疯了。

那是2014年的一天,在晋宁县双河乡。让妻子沮丧的,是丈夫约翰·哈利勒——澳大利亚林奇集团执行董事,南半球最大花卉种植商与批发商的高管——却要从澳大利亚跑到这个云南小山村里开办农场。

约翰·哈利勒知道妻子会喜欢这里。他们踏足的这片土地,有沁人心脾的风、干净的水、热情的人以及绵长的花香——妻子因为情绪激动,花香被她忽略了。

长期从事花卉事业的约翰·哈利勒,可谓嗅觉灵敏。他所在的林奇集团每天向全澳洲的3000多个花卉超市供应鲜花,几乎垄断当地鲜花市场。此次约翰·哈利勒在晋宁开办农场,走出一步好棋,占尽了市场先机。

现如今,云南鲜切花占了中国7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每年交易的鲜切花中有70%产自晋宁。晋宁正在坐实“中国鲜花第一重镇”的称号。

每次来华,直奔晋宁双河

2007年,林奇集团在晋城建立一个采货处理中心,2014年又升级为鲜切花生产基地,向澳洲出口数十万株鲜花。建成初期,这里每周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鲜花数量在1万至2万株;2014年,这个数据已增至20万-30万株,而且这个需求还远远不能满足澳洲市场。

双河是个彝族村寨,民风淳朴。约翰和妻子抵村时,正是午饭时间,老乡们盛情邀请两位外国客人来家里吃饭。村民如此热情好客,妻子的看法有了改变,她觉得这里的人“都非常好”。约翰说,自那之后,妻子就开始支持他开农场的主意了。“她告诉我,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把这儿的农场经营好了,老百姓也能受益,村子也能得到发展,这会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现在,约翰每次回中国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双河乡,进他的花棚看看。“你看看,这个粉红色的玫瑰和那个淡黄色的玫瑰,简直太美了!”这个60岁的老人望着花儿,由衷地感叹。

云南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整个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2000年前后,云南鲜切花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刚过40%;到了2015年,时任云南科技厅厅长的龙江介绍,云南鲜切花产量已占全国75%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产销中心。

气候适宜,打造世界一流

前几年,晋宁鲜花在出口上曾遇到问题。澳大利亚林奇集团在晋宁建立鲜花采货处理中心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中国鲜切花出口澳洲通关过程中的检验检疫难题。然而,在操作过程中,约翰发现晋宁当地花农自己种植的鲜花品质达不到出口条件。林奇集团当时投入了很大的财力来支持花农,但收效甚微。无奈,林奇集团开始思考其它办法。经过多次协商讨论,他们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投资,建立农业体系,通过品种试验,种植技术培训等手段,帮助花农种出高品质的鲜花,然后企业再收购。

示范基地选址时,云南很多地方也纷纷抛来橄榄枝。在经过充分考察之后,2014年,林奇集团最终将地点选在了晋宁的双河乡,占地200亩。“这里有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和热情的人,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我们的采货中心很近。”约翰说,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给了他们很多帮助。

澳大利亚林奇集团是个百年企业,有100多年种植、零售、规模经营、进出口花卉的经验,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产业公司之一,覆盖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个环节,贸易伙伴遍及全球。林奇从很多国家进口不同品种的花,也向这些国家出口不同品种的花。

对于中国市场,林奇集团非常看重。约翰说,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有重要地位,“这里有优越的气候,非常适合花卉种植。这里机会多,市场潜力巨大,还有乐于支持我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府。”

“中国人是很聪慧的,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这个示范基地肯定会成为世界一流。我们集团在全球也享有很高的声望,但在中国,(声望)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我们想做成中国有名的示范基地。”约翰说。(杨彩云 孟垂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1月22日 第 06 版)

责编:周秋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