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郑和七次下西洋曾5次在这里驻节。拥有连接亚非大陆、辐射南亚次大陆的区位优势的斯里兰卡,将国家建设和发展规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印度洋上的明珠正逐渐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倡议”
椰林掩映下,一条宽几十米的路基从农田中间向远方的热带雨林延伸,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惊起了正在农田里觅食的成群白鹤。农田与椰林交汇的尽头,矗立着一座被脚手架包围的桥梁雏形。抽水机在桥梁旁满负荷工作着,不停抽取着桥梁下面的积水。脚手架上,当地工人正在熟练地用铁丝捆扎钢筋。
这是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项目第三标段施工现场。
该项目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的马塔拉市,属于已通车的科伦坡至马塔拉南部高速路延长线部分,终点为马塔拉国际机场,是汉班托塔区域建立完备快速交通体系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张晓富介绍说,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项目总长96千米,分4个标段,工期约3年半,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18亿美元优惠贷款。中国建筑承建其中的第二和第三标段工程,合同额约6.8亿美元。这也是中国建筑在斯里兰卡承接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峰期这里的当地工人超过600名。
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去年7月的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该项目完成后,从科伦坡至汉班托塔港的行车时间将大大缩短,极大便利两大港口和贸易区之间的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斯里兰卡政府将继续与中方保持密切合作,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进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此前,斯方多位高级官员在不同场合表示,愿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斯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交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愿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将自身发展战略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在港口、机场、工业园区等领域同中方加强合作。
近年来,中斯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拓展。去年,在国际贸易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中斯双边贸易逆势而上,贸易额达4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中国驻斯大使易先良告诉记者,已完成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汉班托塔港一期、普特拉姆燃煤电站、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等项目见证了中斯互利合作的成就,正在稳步推进的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港二期等项目正续写两国合作新篇章。目前,中斯经贸合作加速推进,中斯自贸区第四轮谈判刚结束,双方同意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商谈涵盖货物、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明年是中斯建交60周年暨《米胶协定》签署65周年,中方愿与斯方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时刻,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斯关系达到新的高度。”易先良说。
“汉语是我最幸运的语言”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已程不国”,据考证就是如今的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一层陈列室中间靠窗位置,有一座用玻璃罩保护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俗称“郑和碑”)。1911年,一位英国工程师在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高尔的下水道里发现此碑。该碑是郑和1409年途经斯里兰卡时所立,碑端刻着一对飞龙浮雕,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写就的碑文陈述了大明皇帝派遣郑和出使斯里兰卡、祈求保佑的心愿。
回首600多年前那段不同文明互相尊重、交流共生的历史,今天“一带一路”带动的中斯经贸人文交流与其一脉相承,新时期,中斯紧密合作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
“邀请函”“公文包”“电话”……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教室里,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老师正在上课。记者在教室外就听到了斯里兰卡学生在中国老师带领下的琅琅读书声。他们聚精会神,一边跟着老师阅读,一边用中文认真记录,不时还有学生举手提问,这个字怎么发音,那个字怎么书写,课堂气氛严肃又活泼。
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洁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云南民族大学与凯拉尼亚大学合建孔子学院,2011年交由重庆师范大学接管,目前孔子学院有10名老师。孔子学院还和凯拉尼亚大学中文系合作,每年派两名中文老师帮助教授中文课程。每个周末,孔子学院还为中文爱好者开设教学班,班里学员身份多样,有斯里兰卡官员、学生,还有计划到中国旅游的游客。自2012年以来,周末课堂累计招收900多名学生。此外,孔子学院还开办了中学教学点和大使馆文化中心教学点。今年斯里兰卡汉语口语考试报名人数超过300人,汉语水平考试报名超过700人。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中国老师的奉献赢得了斯里兰卡百姓的心。去年黄洁染上了登革热,急需输血。当地医生特意告诉黄洁,给她输的血是为战士准备的。看着一滴滴斯里兰卡人的血输入自己的血管,黄洁的眼睛湿润了,这正是斯里兰卡人对她辛勤付出的回报。
凡事基于“心愿”,“心愿”越大,力量就越大。孔子学院的一些学生毕业后成为汉语老师,韦文迪就是其中一位。她曾获得2010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斯里兰卡赛区第一名。从凯拉尼亚大学毕业后,她赴重庆师范大学读硕士,回来后留校任教。韦文迪告诉记者,学习汉语给她带来了很多机会,“汉语是我最幸运的语言”。
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中斯友好的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近些年来,斯里兰卡向中国捐赠千余枚眼角膜,使众多中国眼疾病人重获光明,而中国医疗小组通过“中斯友好光明行”活动,陆续为斯里兰卡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凯拉尼亚大学副校长斯尼拉斯尼对本报记者说,“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进一步增进斯中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而且为斯中务实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受惠于“一带一路”建设,斯中民间交流取得重要进展,旅游规模迅速扩大,科技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为两国合作带来新的契机。(苑基荣)
(本报科伦坡12月1日电)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