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9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国内对于中国投资我基础设施仍有一种强烈的抵制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误解。其实并不需要全部出售国家资产或者放弃国家对资产的控制或所有权,这些都是政治上不可能成功的事。通过开放少数股权或者不同于国债、不能让投资者随便出售的长期债券,美国就可以筹集到绰绰有余的资金。文章如下: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2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和“交易的艺术”》的文章称,第56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假如我们(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那将是整个世界的灾难。因此这一关系是对我们所必需事物的一种探索。在各种事件交错的混乱局面中,让我们本质中更好的一面占据统治地位是一种成就。”
文章称,这种崇高的思想显然是当今所需要的,尤其是在面临着美俄新冷战现实的时候。这种思想碰巧受到了美国对中国持续负面舆论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就业岗位流失到中国这个因素的推动,特朗普在竞选中就成功突出了这一点。也许需要的就是一个交易大师来获取一种解决问题的政策。
中国建立起了庞大的货币储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国国债。不过,在当今松散的货币环境中,中国面临一个特殊的困境:怎样把美国国债这样的软美元转化为硬美元资产,这样做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御今后发生通胀的可能性。
这两个国家需要一场更货真价实的经济大谈判,一个新的框架,能够一劳永逸地结束这种困境。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交流可以将中国保护储备的需求,与美国减少债务同时复兴基建的需求联系起来。终有一天,中国会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变为更受保护的美国基建股份,为其对手的重建提供关键的资金。
中国既然能把其贸易盈余用在建设亚洲邻国以及投资拉美和非洲国家这样更具风险的项目上,为什么不把这些钱投到美国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缺口上呢?
文章称,现实是,美国国内对于中国投资基础设施仍有一种强烈的抵制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误解。其实并不需要全部出售国家资产或者放弃国家对资产的控制或所有权,这些都是政治上不可能成功的事。通过开放少数股权或者不同于国债、不能让投资者随便出售的长期债券,美国就可以筹集到绰绰有余的资金。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验早已表明,完全可以在不放弃控制权的情况下从中国筹集到长期的资金。
不过,要突破美国的抵制,中国还需要采取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像他们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对美国基础设施为期5年、价值5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再加上其他来源的后续资金,将是在美国为中产阶级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最快途径。这也将开启美国对中国舆论改变的进程,因为中国将日益被看做岗位的创造者,而不是毁灭者。这也将成为一个桥梁,直到中国的中产阶级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并且能够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尽到自己的本分。
文章称,当然,假如联邦政府能够表现出对这种政策的开放态度,这一承诺就更加能够实现。特朗普说过,重建基础设施将是首要任务。他还承诺要通过减少国债来修正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他的标志性承诺之一——将中产阶级岗位从中国夺回来——要想实现,更有效的办法是欢迎中国投资我们的基础设施,而不是一上任就宣布中国为货币操纵国,这种风险更大的政策不管怎么说都更适用于十年前的环境。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改变舆论,就能够打开解决我们与中国其他棘手问题的大门。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