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先导大有可为

2016-12-13 08:31:34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编者按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始发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构想,赋予了广东新的历史机遇。2015年,广东率先发布《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衔接的省份。目前,广东正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进入务实合作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国家规划还是广东方案中,旅游业因其推动“人往来”、“民相亲”的特性,以及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强大力量,都获得了特别重视。为此,南方日报联合广东省旅游局,推出“海上名粤 丝路新旅”大型报道。以此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凝聚共识、动员力量、寻方探策,助力广东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重要引擎。今起推出“同根同游”组团,敬请垂注!

海丝古道,再启新旅。

1271年,年轻的马可·波罗踏上了去往中国的丝绸之路;24年后,他又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他的游记激起了欧洲对神秘东方的无限向往,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百年后的地理大发现。

时空转换至1346年,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经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他的《伊本·白图泰游记》直接推动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

旅行家的传奇历险,打开了全新世界的第一道门。千百年来,众多旅行家、普通游客和旅游业者的身体力行,不仅直接推动了人员往来、民心相通,也间接带动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专家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重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也应以旅游为合作重点,打造“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和重要引擎。“一带一路”旅游先导,广东大有可为。

地位:旅游业先导性带动性强

当前,“一带一路”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在南方日报海丝采访组的走访中,沿线各国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意大利外交部国家体系推广司司长德卢卡公使表示,“一带一路”是充满雄心的计划,中国和意大利可以从中寻找更广阔的空间;法国里昂市长科隆表示,希望借“一带一路”东风,加强与中国、尤其是与友城广州的经济交往,吸引更多广东企业家到里昂投资;马达加斯加前总理罗歇·库鲁也希望通过各领域合作,解决当下马达加斯加面临的经济问题……

不过,相较各国官方的踌躇满志,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却了解不多。

要消除误解、增强互信,就要进一步促进民间交往,特别是让普通老百姓从“一带一路”中获得实惠。著名旅游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一带一路”沿线有大量文化遗存,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旅游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能带动人流和资讯,提升民众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和认知。此外,游客到哪,消费就到哪。就业和收入的增加,能直接响应民众的利益诉求。

不仅如此,旅游业还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旅游涉及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环节。旅游业发展起来了,相应配套也会被带动起来。人流则进一步引来物流、信息量、资金流,带动全方位、立体式、多领域的合作。“因此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导产业地位。”刘思敏说。

旅游的先导作用,已经开始产生效果。2016年下半年以来,曼谷航空、南方航空、埃塞俄比亚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纷纷开通广州前往海丝沿线的航线;迪拜计划建设更多的三星级和四星级酒店,以吸引中国和非洲的中产阶层游客;近年前往澳洲开发投资项目的中国投资者显著攀升,也大幅提振了当地经济。

对外:讲好广东故事海丝故事

发挥“旅游外交”作用,构建民心相通基础,不仅要推动中国游客、广东游客走出去旅游,也要吸引境外游客到广东来。

广东是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入境游客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但分析游客结构可以发现,境外客源市场当中,港澳台占了大头。2015年,广东入境旅游人数逾亿人次,但刨除港澳台游客仅剩656.51万人次,只占总数的6.197%。

采访组在境外随机采访发现,大部分民众都“没听说过广东”或对广东“毫无印象”。一名旅行社业者表示,相比北京、陕西的“历史牌”,广西、云南等地的“风光牌”,广东的旅游形象不够清晰、具象。

为此,广东明确定位:打好“休闲牌”,建设“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表示,明确定位还要做好品牌包装。这就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

讲好广东故事需要建设文化强省,做好文化输出。

《魔戒》《霍比特人》等大片,让拍摄地新西兰吸引无数影迷前来“朝圣”;日本熊本县成功营销旅游吉祥物“熊本熊”,让这个连日本人都印象模糊的地方成了热门目的地;韩国通过《冬季恋歌》《来自星星的你》等电视剧,带动南怡岛、小法兰西村等景点旅游……国外众多案例说明,发展旅游业必须与文化强省建设紧密结合,将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为旅游注入文化的灵魂,做好优秀文化的对外输出。

讲好广东故事需要打破常规,擅用外国人能懂的方式讲故事。

长期以来,我们在旅游推广和品牌塑造中,总是用中国人的习惯方式去传播。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明确指出,旅游是一个市场行为,宣传得越巧妙、越得人心,效果就越好,“要打破中国人的常规思路和思维模式,要有国际视角,擅用外国人喜欢的方式去讲故事”。“宣传时,也可以让生活在广东的外国人‘现身说法’,通过他们传播广东旅游形象”。

讲好广东故事还要用好海丝资源,讲好海丝故事。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和交通枢纽,拥有南海神庙、十三行遗址、黄埔古港、南海一号、南澳一号、大汉三墩等海丝旅游的核心资源。《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也强调突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省政府参事、中大教授黄伟宗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应该成为广东旅游的金字招牌,必须从新高度将海丝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和整合,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新助力。

对内:因应市场变化作供给侧调整

除了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发展海丝旅游,还要练好“内功”。

据国家旅游局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吸引8500万人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游客来华,带动旅游消费1100亿美元。显然,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迎来巨大变化,带来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国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也在不断升级。国人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转而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对广东来说,虽然旅游产业颇为雄厚,但客观来看,广东旅游业仍有不少短板。

——基础设施方面,广东整体旅游配套尤其是自驾游配套设施仍显不足,广深邮轮母港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旅游产品方面,虽有温泉、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等适合放松休闲型、家庭型游客的产品,但能满足文化型游客需求的还不够丰富。

——旅游服务方面,景区多语种标识有待完善,导游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外语水平有待提高。

梁海明表示,广东旅游业必须因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作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特别是广东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示范区”,需要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进行相应调整、升级。“广东应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展开更有效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深入了解客源市场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其消费特点的产品。”

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表示,广东要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围绕海上丝绸之路、都市商务会展、华侨文化和滨海旅游打造四大旅游品牌,提升完善游览观光类、休闲度假类、民族宗教类、邮轮游艇类和体育文化节庆类等各种旅游产品,挖掘开发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旅游线路,满足国内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力争实现旅游客流输送无障碍、旅游投资无差别、旅游市场无壁垒、旅游交通无缝隙的国际旅游合作新格局。

(卢轶 蔡华锋)


责编:周秋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