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6 09:42:51|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聚焦领导力
推动世界包容性发展和普惠大众
斯蒂芬·罗奇:达沃斯论坛一直被认为是讨论全球化议题的盛会。但从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到法国和意大利的潜在冲击,更别说“死亡中”的TPP了,全球化目前受到诸多方面的冲击,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备受关注。全球化给全球生产面的资本带来了巨大利益,但对劳务方面带来的破坏性压力则说不清。来自不少国家劳工阶层的日益不满正在西方世界引起深刻的政治变化,这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实际上,大国的崛起和衰落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常常充满激烈的斗争。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强调的地缘战略扩张,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经济体的支持,注定会失败。目前,由于危机之后经济复苏疲软,美国正在以一个富裕而繁荣的发达经济体的角度来应对这一难题。而中国的实力还不足,按人均收入计算还较低,还要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历史上,这是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走向高收入繁荣之路的最后障碍。对中国来说,只有全心全意进行改革,全面调整好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埃里克·伯格洛: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中国国家主席将首次出席。这成为中国加速对外开放的另一力证,同时也表明中国希望借此会议发出倡议并建立合作。非常重要的是,达沃斯还可以提供机会讨论如何确保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得以保持完整和实际执行。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但我不认为论坛能够回应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大选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陈建奇:除了对全球经济形势的讨论,我认为国际社会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下问题: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降低宏观政策的负向溢出效应。尤其是美联储今年可能会3次加息,由此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资本更大规模流出,货币政策及汇率风险都将受到影响。二是世界各国需要将结构性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不是过分依赖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近10年,全球经济治理依然面临重大结构性问题,只有更加重视改革,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世界各国应更加重视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个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感受的不对等,需要更加重视包容性发展,把合作共赢放在更突出的地位,让增长的成果更多惠及普通大众,才能促进全球化等深化推进。
应势而为
“一带一路”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高频词
陈建奇: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也赢得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今年中国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世界同样寄予厚望。一是期待中国能够继续提出促进全球化深化发展的理念思路。尽管出现逆全球化苗头,但全球化是人类发展大势所趋的这一基本判断没有变。作为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国际社会也期待中国能够释放倡导深化开放合作的政策举措。二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日趋严峻,国际社会期待中国提出区域乃至全球的治理新理念,避免全球出现无序状态。三是针对“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的合作能够有更加务实的倡议,推动“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等政策能够更快落地。
埃里克·伯格洛:现在,国际上对中国力挺开放和全球化政策抱有很高期望,尤其在全球化核心机制遭受挑战、美国承诺减弱的情况下。中国在维护和进一步发展当前贸易结构方面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有更高的需求。全球化正在从货物贸易转向知识产权贸易,这给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小的国家提供了许多新机会。当然,也正是这种发展受到了反全球化等威胁的挑战。
丁一凡:“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甚至被联合国文件所引用。“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式引导发展的代名词。许多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也纷纷表示要与中国商谈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的事宜。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以总结投资经验,商讨如何规避风险,克服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障碍。同样,在全球经济再度陷入极大的不确定时,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也弥足珍贵。
余淼杰: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旷日持久,难以成功收官;美国主导的TPP又近乎夭折,有效地促进地区经贸和贸易全球化的希望落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等进程上。“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贸国同时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国。今年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对推动地区经贸合作非常重要。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乏力,其外需相对疲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规模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如果五国能够成功建立起自贸区,可以与RCEP相得益彰,大力推动贸易全球化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动能,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