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中国加入WTO十五周年之际,作为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也迎来了十五周年华诞。截至目前,中国信保累计承保金额超过2.8万亿美元,承保规模位居全球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第一位,承保业务已覆盖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而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100美元出口就有25美元左右是在中国信保的直接或间接拉动下实现的。
在中国信保成立15周年之际,福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夏晓冬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在他看来,15年来,福建信保从支持货物贸易到支持成套设备出口、海外工程承包,从积极引导货物“走出去”到产能、资本“走出去”,从为企业挽回贸易损失到引导企业建立风险管控体系,正为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福建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商务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5年来,福建信保助力闽企弄潮‘一带一路’,累计支持福建企业出口近800亿美元(不含厦门,下同),保出了大成效;我们帮助闽企解决融资难题,累计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达161.5亿美元,融出了新天地;我们力做企业扬帆起航定海针,累计向出口企业支付赔款约1.3亿美元,赔出了真情意。”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福建信保党委书记、总经理夏晓冬用这样一组数字,总结了15年来福建信保支持福建外经贸发展所做的努力。
在他看来,从15年来一路陪伴中国企业征战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信保恰若一支“中西医结合”的良药。
“在风平浪静之时,我们用中医的方法引导企业强身健体,练好内功,也就是引导企业提升风险管理理念,帮助他们建立一套好的风险管理体系;而在遇到不可预料的风险时,则用西医的方法拿起‘手术刀’,通过专业的理赔追偿服务为出口企业弥补损失。”夏晓冬认为,从这层意义上可以说,信保工具正在为闽企弄潮“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能
服务福建外经贸发展
据夏晓冬介绍,在过去一年,福建信保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促进外贸回稳向好”要求和福建省政府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系列政策精神,积极支持辖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扎实履行政策性保险公司职能。
数据显示,2016年,福建信保承保辖区外贸出口及海外投资金额121.8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为辖区2556家出口企业向全球192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提供了风险保障服务。客户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28.8%,较201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4%,而出口信用保险综合费率,却比2015年下降了13%。
“我们积极推广小微企业信保产品,以集约批量式承保方式,实现了福州马尾、闽侯、长乐以及莆田、泉州洛江、安溪等区域的小微企业统保,让994家小微企业受益;同时,我们加大对出口新兴市场的支持力度,全年共支持辖区企业出口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31.1亿美元。”夏晓冬介绍说。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作为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以及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福建信保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建言献策,参与福建省“一带一路”和金融支持全面开放发展有关政策制定和实施,充分利用中长期险、海外投资险和特险等产品,服务保障我省“走出去”项目发展,促进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据统计,2016年,福建信保累计承保中长期险保额3172万美元,此外,还承保了紫金矿业集团等辖区重点“走出去”企业的一批海外投资保险项目,累计承保保额4.86亿美元。
在支持外贸稳增长方面,福建信保积极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对我省出口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全年短期出口险累计为全省外贸出口116.5亿美元提供风险保障服务,服务出口企业2556家。“在重点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等行业出口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捷联电子、万利达集团等我省重点出口企业,落实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措施,‘一对一’解决业务需求,支持企业稳定出口。”
另外,福建信保还优先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出口,全年共支持辖区企业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4亿美元,占分公司总承保额的16.5%。针对辖区部分行业、部分客户企业出口到高风险国别、地区,福建信保还实行积极的承保政策,如支持龙工出口赞比亚、蒙古等高风险地区,承保民营企业泉州健达出口古巴业务,承保立达信出口伊朗、阿根廷业务,帮助企业建立当地营销网络,为辖区企业出口高风险国别、地区提供风险保障。
针对当前信贷政策趋紧,出口企业“融资难”,福建信保积极落实总公司与各合作银行“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加强与辖区各合作银行的沟通交流,发挥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功能,全年带动我省外贸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2.58亿美元,破解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此外,我们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全球相关行业报告,为所有出口企业定期发送风险预警信息,举办重点出口国别、行业风险论坛,利用我公司总部遍及全球的咨询渠道和强大的资信服务能力,以及第一手的国别、行业和买方的风险信息,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满足企业经营的多元化需要。”夏晓冬介绍说。
在化解企业出口风险方面,福建信保向来注重通过专业的理赔追偿服务为出口企业弥补损失,控制风险。2016年,福建信保通过与国外买方谈判施压,委托海外渠道介入等方式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全年共支付赔款及协助追回海外欠款达5.1亿元。我公司还采取分类差异化服务政策,进一步提升理赔追偿服务效率:对大额案件“重点推进、重点理赔”,如福州某大型国有企业与台湾买方开展水产品贸易已有数年,安全收汇上千万美元,但近年来买方经营不善,外部债务高企,最终陷入停业,企业负责人也下落不明。我公司经审核被保险人提交的全套贸易单证并结合勘查情况,及时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约2100万元,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而对小微企业,则采取“简易查勘、快速理赔”,2016年公司受理的小微案件达85宗,同比增长一倍多,共计赔付52宗案件,赔付金额约2000万元,同比增长306%,协助小微企业减损33宗案件,减损金额约850万元。另外,针对小微企业规模小,减损能力较弱的情况,公司还加大了追偿力度。去年11月初,印度废钞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福建信保接连收到多家纺织行业小微企业报损印度买方拒收,货物堆积在港口,在企业手足无措之时,公司通过指导企业处理货物减损、介入追偿向国外买方施压等方式,已成功协助2家小微企业收回货款约73万元。
引导闽企“走出去”
福建信保大有可为
据夏晓冬介绍,近期,结合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的时机,福建信保深入我省重点“走出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并与省内主要合作银行、重点企业等管理层进行交流探讨,引导鼓励更多企业了解和运用好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福建融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但企业‘走出去’热情尚不高,主要原因是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担忧,以及对风险把控的信心不足等,企业对‘走出去’往往显得顾虑重重。”在夏晓冬看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来源不足,对外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项目具有金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等特点,企业对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体制、文化历史等缺乏认识,对项目主体和合作方的情况了解不够。二是项目融资不足,海外业主企业对项目资金的要求很高,带资往往成为取得合同的决定性因素,而我省服务业领域的技术转移型企业融资能力不足,未能承接项目,也无法获得境外合同。三是风险管控不足,我省企业走出去以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为主,多数国家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很高,企业自身无法识别和管控。四是地市政府领导对信用保险金融政策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尚未能熟练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国际规则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
夏晓冬认为,在引导闽企更好地“走出去”上,福建信保还大有可为。“我们将在进一步深化与商务厅密切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信用保险服务平台,运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从信息沟通服务、风险预警管控、加强融资帮扶等方面着手,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提供融资保险机制性安排。”夏晓冬说。
创新信用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企业融资亦是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重要途径。福建信保将在推动银行重新扩大信保保单融资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融资保险服务新模式,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建立海外投资、成套设备出口配套融资和中小微外贸出口企业集约融资合作,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
另外,福建信保还将发挥专业风险分析功能,利用《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等专业工具,为福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别风险参考提示,帮助企业认识并有效防范风险,提高企业对海外市场的认识,强化企业应对项目风险的能力,更加稳健地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
“我们是代表国家主权信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动参与一些国别金融合作、项目开发、产业融合等谈判,同时,拥有丰富的海外信息服务网络,可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海外项目信息,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承接项目订单,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国际竞争力。”夏晓冬说。
夏晓冬表示,作为政策性的信用保险公司,福建信保将不辱使命,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服务,破解企业“走出去”发展中遇到的不足和难题,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福建省对外贸易、“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风险保障支持服务力度,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服务新产业,培育新优势,转换新动能,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