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的我国2月份进出口数据,与北京的这个春天一样温暖。整体来看,2017年前两个月我国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分别是20.6%、11%和34.2%。单看2月,当月进出口总体增长21.9%,其中出口增速相对较缓、进口则表现抢眼,分别为增长4.2%和44.7%。而2月当月我国外贸自2014年2月后再度出现月度逆差,其原因除了春节错位因素影响外,大宗商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是推动进口表现突出的又一重要因素。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了2014至2015年的阶段性快速下跌后,在2016年上半年有所反弹,之后再度回落;但自2016年四季度起,再度出现快速攀升。以衡量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为例,今年1月、2月,这一指数(月度平均)分别为428.8、434,较2016年同期分别上涨13.4%、12.7%,且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从我国的进口来看,今年前两个月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部分商品价格涨幅更是超过五成,如原油进口价格同比上涨60.5%、铁矿砂上涨83.7%、煤上涨1.1倍,此外成品油上涨48.6%、铜上涨31.5%、大豆上涨20.6%、铜矿砂上涨20.2%。上述商品进口价格同比上涨拉动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口值增速高达11个百分点之多。与此同时,大宗商品进口数量的增速也保持较快增长,如原油、铁矿砂、大豆和煤进口量分别增长12.5%、12.6%、29.8%和48.5%。
与进口值快速增长所不同的,是出口值增速的相对平稳,出口产品表现出现分化。尽管前两个月占据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13.8%,高于同期我国出口值总体增速2.8个百分点;但是,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曾经的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纺织服装的出口值在出口整体增长态势下,下降2.9%;此外,家具出口也下降0.7%、鞋类则仅增长4%、箱包仅增长7%。出口商品走势的分化,一方面表现出我国出口在提质增效方面正在取得积极成效,另一方面也在提醒中国,要在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同时更注意巩固传统竞争优势,推动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笔者注意到,从2016年起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连续两年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工作任务的首要选项,今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也将在北京召开。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值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外开放区域重心的转移,更是凸显出中国对未来经贸发展格局的谋略。“一带一路”的推进,不仅有利于完善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有利于抵御中国与一些经贸伙伴之间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如今的中国,应该牢牢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做好“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深耕,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核心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继续深化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中国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增添新动力。(作者系宏观经济研究者)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