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唤醒尼泊尔沉睡山村

2017-03-23 08:45:43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129516033_14902249323871n.jpg


红狮希望水泥厂项目为当地带来500多个就业岗位,建成后将提供1000多个就业机会。图为中尼工人在工地上一起工作。记者 苑基荣摄

“包菜”“洋葱”……正在择菜叶的尼泊尔纳瓦萨迪村村民库马尔用刚学会的汉语向本报记者推销菜摊上的蔬菜。库马尔高兴地说,自从河对岸来了建设水泥厂的中国工程人员,蔬菜销量翻了几番。高兴的不仅有库马尔,还有纳瓦萨迪村的全体村民,因为新工厂的建设,村内仅200米的主街道上短短几个月就新开了两家旅馆和一家商店,小村呈现出一片热闹景象。水泥厂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尼泊尔水泥工业水平,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合作建设带来繁荣气息

纳瓦萨迪村位于尼泊尔南部蓝毗尼专区纳瓦尔帕拉西县,约有1.9万名村民。村东西两面山峰叠嶂,森林茂密,中间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村民散居在河周边的平地或山坡上。机器的轰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山村,位于河西占地1000余亩的水泥厂给山村带来了繁荣的气息。水泥厂建设工地紧张忙碌,从北到南,依次进行混凝土搅拌、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主厂房施工等。几十辆大型搅拌车、洒水车来回穿梭,巨大的浇筑手臂形成一个硕大的半圆。尽管已经建起围墙,但还是阻挡不住好奇的村民,他们纷纷到工地现场外观望,只为一睹前所未见、叹为观止的大型机械和施工景象。

这座水泥厂属于红狮希望水泥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赖卫鹏对本报记者说,公司是中国红狮集团同尼泊尔希望水泥私人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总投资3.6亿美元,红狮集团控股70%,希望公司占股30%,在蓝毗尼专区纳瓦尔帕拉西县建设并运营一条日产6000吨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预留二期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4月建成投产。该项目按照工业4.0标准,应用数字化矿山开采和智能化水泥制造等前沿技术,采用中国制造的12公里矿山长胶带、六级预热器系统和第四代篦冷机等先进设备,配备12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和40兆瓦自备电厂。该项目在能耗、自动化、智能化和环保排放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水泥生产线。

互利共赢造福当地百姓

项目主管普拉宾负责管理一个车队,包括11台挖机、12辆汽车和45名工人,他对本报记者说,项目不但吸引了附近村民,还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前来工作。赖卫鹏表示,公司海外投资秉承社会化管理理念,优先雇佣当地员工,将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经销商、卫生保洁等服务外包给当地企业和村民,培育非核心业务合作伙伴,老百姓不仅仅是打工者,更是“小老板”。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利于红狮集团专注核心业务,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二是使村民成了项目的利益共同体,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形成多方共赢的和谐合作氛围;三是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查特是纳瓦萨迪村村委会主任,谈起水泥厂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村子交通闭塞,村民出入困难,和外界交流少。现在不同了,工厂修路搭桥,不仅大批工人来到村里,而且附近村庄甚至其他地区的人经常来参观水泥厂的建设。水泥厂不仅让当地出了名,还让当地的生意红火起来。”

人才培养助力经济发展

作为尼泊尔史上最大的水泥外国私人企业直接投资项目,水泥厂工地为当地直接带来500多个就业岗位,建成后能为当地提供1000多个就业机会。好项目引来好人才,项目的电力主管贾伊毕业于尼泊尔名牌大学,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出生于尼泊尔东部的农民家庭。他对本报记者说:“我结婚三个月就辞别妻子参与该项目,就是看中这个大项目是个大机遇。这里有尼泊尔最先进的电力技术,可以让我学到最先进的电力管理经验”。

赖卫鹏介绍说,尼泊尔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就水泥工业来说,尼泊尔国内熟料总产能约300万吨,2016年水泥消费量在600万吨左右,并以每年10%—15%增长,不足部分通过进口水泥或熟料填补。水泥厂建成后年产水泥230万吨,占尼泊尔目前水泥产量的40%左右,一期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25亿美元,将极大提升尼泊尔水泥工业水平,推动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因此,红狮希望水泥有限公司荣获今年尼泊尔投资荣誉奖,成为该国投资领域唯一获奖的中国公司。赖卫鹏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加,不仅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也将促进尼泊尔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

(记者 苑基荣)


责编:周秋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