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往往因各国在法律规定、地缘政治、民族宗教上的差异,面临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陷入风险。但是,中国企业和投资人今后“走出去”时,有法治地图可参考了。“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日前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启动。该项目将深入收集、研究沿线各国、各地区关于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知识产权、税收政策、外汇管制、海关关务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和实践,帮助“走出去”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与投资风险。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逾2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沿线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分属不同法律体系,在贸易、投资、金融、税收等领域的法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导致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时,难以精准把握和有效利用各种有利规则,也难以及时发现和防控各种风险点。
“对外贸易增多对"一带一路"的法律研究和服务提出了很高的专业化和跨领域要求。”法律出版社社长黄闽表示,现在法律信息服务存在较多“用户需求痛点”。“比如,相关国内外法律条文、案例、国际条约和惯例没有得到系统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对沿线国家法律信息的收集、编译和研究不够深、不够细;没有建成权威的相关法律智库;没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未对沿线国家法律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发布。”黄闽说。
据了解,“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工程将包括“微观法治地图”“宏观法治地图”“法律风险提示系统”“沿线国家(地区)法律查明系列丛书”等四个模块。项目创新点有二:一是在信息资源中挖掘和揭示一个具体条文、判例和法律文书间的关联互补关系,并以可视化的图表形式予以展示;二是结合具体案例参数,预测企业在不同商业项目中可以利用的有利规则或可能面临的风险点,提前给予提示或预警。
“在平台建设中,我们将联合学界与实务界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一起打造综合性法律智库。”域外法律查询机构蓝海法律服务中心是平台建设方之一。该中心执行理事长肖璟翊说,中心已与150多家域外法律机构及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大学等法律机构和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拥有1500多位个人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覆盖欧美和几乎全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今后还将不间断地吸收最新的"一带一路"各国法律资讯、立法司法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扩充参与平台"智库"的专家人数规模。”肖璟翊说。
据悉,“一带一路”法治地图项目一期将完成22个重点国家(地区)的地图建设,从国别、法律部门、行业领域、法律专题等多个维度,通过地图导航模式,实现对法律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检索和展示。(喻 剑)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