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区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更受人关注。笔者近日在新加坡、印尼和越南三国调研10天,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在当地稳步推进的情况。新加坡的国民收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名前列,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山水相连的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在这些东南亚国家中,可以找到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繁华的古迹,也能看到正在建设中的“一带一路”新项目。
新加坡希望发挥特殊作用
占据东南亚海上交通要冲位置的新加坡,人均GDP高达5.5万美元。针对“一带一路”的实施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建议,可以加强组织协调和精细化运作。他告诉笔者:“中国在东南亚原本就有不少合作项目,比如中国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电厂、矿山及路桥项目,这些项目过去相互间看起来缺乏统筹谋划,今后如何与‘一带一路’相关联很值得探究。”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学者汀萨认为,对一些东南亚国家而言,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还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就“一带一路”与新加坡的利益关系而言,新方学者并不讳言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可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但也坦诚地谈了他们的疑惑。中国企业2016年10月在马来西亚开工建设的皇京港项目就是一例,该项目预计最快于2019年竣工,全面建成后有望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最大港口。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东盟研究中心主任邓秀岷表示,新加坡当然视皇京港为现实或潜在的威胁,更何况该工程包括3个人工岛和1个自然岛,名义上是贸易港口,但很难保证有朝一日不用于军事目的。笔者明确地告诉他,中国希望破解“马六甲困局”自不待言,但很显然有比军事手段更睿智的方式。新加坡不必过度疑虑。针对这一问题,在新加坡访学的印尼籍学者阿德瑞也认为,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放眼全球布局,根本不会囿于一城一域,新加坡需摆正自身位置,不要眼光狭隘。
新方学者大都强调新加坡在“一带一路”中的特殊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宏洲说,新加坡地理区位优越、航空运输便捷、法治环境良好,完全可以成为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优势产能合作的跳板及沟通彼此的桥梁。他建议,中新可推进第三方开发,携手到其他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产业园,拓展双方利益交汇点。该研究院学者林鏆湙博士也认为,新加坡发展模式颇具吸引力,只要合作机制成熟、利益保障措施到位,新加坡不难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优等生”。
印尼建议中企“组团落地”
2013年10月,印尼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致力于将本国的“全球海洋支点”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
笔者对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拥堵状况有所耳闻,没想到从机场到酒店距离不过40公里,开车却足用了3个半小时。拥堵原因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外,更重要的是印尼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全国50%以上的人口集聚在以雅加达、万隆等为主的爪哇岛上。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出行压力,中国与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应运而生,两国于2015年10月签署雅万高铁合作项目协议。雅万高铁设计全长15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00公里,沿线很多地方要求设站,否则当地民众会认为利益受损而不配合征地,但设站过多势必影响高铁运营时速和整体效益。也正是在国家与地方、整体与局部利益的碰撞和博弈中,雅万高铁建设一再延后。可喜的是,今年4月4日,雅万高铁总承包合同正式签署,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调研中,印尼工商总会的马哈姆德先生不禁感慨:“希望好事多磨,期待印尼历史上第一条高铁早日建成,进一步造福本地民众。”
印尼工商总会的邱枫表示,目前印尼港口基础设施滞后,通关便利化程度低,制约经贸往来。他建议,中国企业可借助自身优势,“组团”在雅加达、泗水等地投资港口建设并创建配套产业园,作为“一带一路”落地的重要支撑和抓手。这样不仅有利于中企“抱团出海”,防控风险,也有利于培育印尼本地产业集群,加快国际产能合作。他希望中国企业不要一哄而上、恶性竞争。
在有“潜水者天堂”之称的印尼北苏拉威西省首府万鸦老(美娜多),当地工商会的巴洛尼聊起“一带一路”兴致颇高,他表示很多中国企业早就过来了,如该省最大深水港比通港、美娜多—比通港高速公路都由中企承建。巴洛尼说,美娜多5月将举办“一带一路”大型项目对接会,届时会有很多中企过来。
越南学者关心泛南海经合构想
2016年越南上升为中国在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这标志着中越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在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能讲流利汉语的阮春强所长说,越南方面对“一带一路”的了解还不太充分,双方应积极对接和推进。笔者回应说,“一带一路”与越南的“两廊一圈”可以作为框架对接,重点落实框架内的项目合作,越南海阳省的燃煤电厂项目、老街省永河水电站项目就是中越合作的样板工程。阮所长在认可的同时,也表示有关争议问题可能会对中越合作带来干扰,双方有待继续弥补信任赤字,不断夯实合作基础。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前所长杜进森是越南的“中国通”,他表示,很关心海南省政府2017年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构想。
越南外交学院是培养越南外交官的摇篮,该院学者和笔者也谈到两国合作的大项目,如河内吉灵至河东段城铁项目正面临投资追加等问题,担心影响到进度和共同利益。笔者在越南的调研体会是,越南总体上认为“一带一路”对自身是机遇,希望从中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但也对中国在海洋方向的举动较为敏感。说到底,还是要双方排除干扰、相向而行。
民心相通离不开华侨华人
说起“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都有很多感触。越南华侨唐宇先生和党礼清女士,一位是越南姑爷,一位是越南媳妇,都从事中越边贸生意。聊起“一带一路”,唐先生摆摆手,说大道理不会讲,但作为老百姓,很多华侨华人每天都在践行“民心相通”工作,愿意为“一带一路”建设添砖加瓦。
从事中印尼商贸工作的华商洪允赞说,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投资不能追求速成,必须沉下心来,放慢节奏,稳扎稳打,长远看会有不错的收益。长期从事中国与印尼科技文化交流工作的华侨林铭坚告诉笔者,双方的合作潜力远未开发出来。他举例说:“美娜多有上亿棵椰子树,但椰果加工利用工艺很落后。如果把海南岛的椰果加工技术引进过来该多好啊!美娜多的中国游客每年有十几万人,但中文导游极为短缺,亟待中国教育部门和院校输送汉语人才支教,这是实打实的民心相通建设呀!”
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话说得很质朴,这让笔者深有所感,如果说“一带一路”是一曲大合唱,那么它既是恢弘的,也是细腻的,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作者为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