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4月19日讯(万玉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的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组成部分,同时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施顺利,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以及共建丝路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取得先期成果。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介绍说,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得到强化,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其中,“一带一路”国家24个,积极推动学历学位认证标准连通;重点组织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设立专项课题,共发布了141项研究课题,其中70项涉及“一带一路”的46个沿线国家;还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报告课题,系列报告覆盖66个沿线国家。
据了解,教育部国际司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支持该校通过引进国外师资、公派留学、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使该校开设的外国语言专业在2018年达到94种,实现外语专业设置全覆盖。
在人才培养培训合作方面,实施《留学行动计划》,2016年共选拔226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赴34个国家,选派908名涉及37门非通用语种人才出国培训进修。许涛表示,在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的过程中,加强来华留学质量建设,注重来华留学高端人才培养,设立卓越奖学金项目,培养发展中国家青年精英和未来领导者,还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
据介绍,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推动建设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等1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7个合作办学项目。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在共建丝路合作机制方面,许涛介绍说,2016年通过包括中俄、中印尼在内的六大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共签署86项合作协议,取得400余项成果,共有10万多名中外来宾与会参加相关活动,为我国外交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与民意基础,教育国际合作在人文交流机制平台上得到实质性推进。此外,还开展了“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教育援外行动,在中非各选择20所高校开展“一对一”长期稳定合作,2016年针对“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开发了网上申报系统,共有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申报了25个项目。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