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 加强海洋交流合作

2017-05-03 10:03:49来源:厦门日报
字号:

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科技资源的厦门,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厦门持续发力,以项目带动产业,以科技促进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积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努力打造海洋千亿产业链,推动海洋经济发展驶上了快速航道。

远洋渔业走出国门

2012年,厦门重启远洋渔业,截至2016年底,全市6家远洋渔业企业已拥有86艘远洋渔船和38艘船网指标,作业海域分布北太平洋、非洲几内亚,以及缅甸和印尼等东盟国家。仅2016年一年,厦门远洋渔船的捕捞总产量就达到1.8万吨、产值2.03亿元,渔获物回运厦门1.43万吨,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更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水产品加工行业输送了物美价廉的生产原料。

随着厦门远洋渔船重新扬帆出海,厦门与东盟国家的远洋渔业合作也翻开了新篇章。从2014年起,我市的海洋渔业经贸团就主动向东盟国家伸出橄榄枝,打开双方合作与交流的空间,促成了一批海洋渔业项目的萌芽与生成。经过几年发展,在厦门远洋船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在政府部门的穿针引线下,厦门企业更是主动走出去,积极发展“一带一路”境外渔业平台——福建恒盛昌、福建安达等企业投资建设的渔业基地相继落地印尼、缅甸等国家;119艘远洋渔船转场巴基斯坦、几内亚和马来西亚等渔场进行生产;马来西亚佛州对虾养殖综合基地等项目建设也是箭在弦上。

与东盟国家深化海洋交流

事实上,随着蓝色经济的深入发展,厦门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动拓展海洋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会——厦门国际海洋周也越来越多地打上了“一带一路”烙印。

近年来,厦门国际海洋周作为平台在中国与东盟及发展中国家海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越来越多的“东盟面孔”出现在海洋周的各大论坛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官员、专家、学者就海洋政策法律、海洋经济、海洋生态等领域的探讨也日渐深入。去年11月,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建设框架协议签订,筹备多年的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宣告将落户厦门,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借助这一平台,在海洋产业、海洋贸易与投资、海洋科技、海洋环保、防灾减灾、海洋文化、海洋管理及海上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快加深合作。

未来,厦门南方海洋合作中心秘书处还将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区域间科技资源的互联互通,扩大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共享范围,为我国南方地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展开科技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周秋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