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是前提。作为“空中丝路”的民航运输,是最安全、最快捷的运输方式,在互联互通中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据统计,世界范围40%以上贸易价值是通过民航运输实现的。推动参与国家民航运输制度的完善和协同,也将是我国完善国际合作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约4200个航班。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在运输总量中占相当大比重。同时要看到,在民航运输领域,“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发展水平还不均衡,机场和空管等民航基础设施总体尚不发达。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需要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中国作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有必要在“空中丝路”建设中发挥更多作用,推动国际民航制度的变革。
在“空中丝路”建设过程中,应着力在相关国家推动“天空开放”,让“一带一路”擘划出的梦想在同一片天空下翱翔。而这离不开沿线国家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民航运输系统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航线基础设施,运载客货的航空器,作为运输节点的机场,保证航空器安全有序运行的空中交通基础设施。客观地说,“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民航运输系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运营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我国民航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运营能力成熟,而且不断完善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空中交通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需要同参与国家共同推动“空中丝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造、运营和转让等方式,投资援建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民航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并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提供运营管理上的指导和帮助。
安全是民航运输的底线和生命线,在推动各参与国家民航运输安全标准的一体化方面,“空中丝路”应该更有作为。整个“空中丝路”的航空安全水平,取决于沿线安全标准最宽松的那个环节。比如,如果有持假护照的不法分子在沿线某一国家有安全漏洞的机场登机,将威胁到该机场起降的其他国家的国际航班,或者该国飞往其他国家的国际航班。筑牢航运安全屏障,需要航空公司、机场、空管部门、航空维修企业、民航监管部门等主体协作,也需要卫生检疫、护照签证管理、机场安检、危机灾难处置等多个国际航班运行环节形成安保合力,在此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航空安全标准的一体化。
推进“空中丝路”建设,离不开发挥民航教育领域的软实力。中国航空安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且具有成熟的民航运营能力和职业教育,有必要积极同各参与国在民航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开展政府间合作,比如提供线上的“互联网+民航教育”和线下指导培训相结合,在国内民航院校开设国际学院提供培训等,从而凝聚起“空中丝路”建设的各方合力,推动区域范围内的行业交流合作与制度变革。
(作者为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于 剑)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