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央视网
说“一带一路”的远和近,首先需要从历史的角度说起。
丝绸之路大家并不陌生,可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丝绸之路是千百年前的事,是只存在于历史课本当中的。说到丝绸之路,我们想到的是张骞、是郑和,是穿越西域驼铃作响的驼队,是航行在海上壮观浩荡的白帆,是熙来攘往的丝绸和瓷器贸易,是回响在历史长河中的通商和交往。显然,从这一点上来说,丝绸之路距离现在和现实有些遥远。
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却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丝绸之路不再是历史的符号,而是变成了当下合作共赢的写照。“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历史感十足的丝绸之路,赋予丰富的现实内涵和使命,顿时让人觉得丝绸之路走下了历史课本,正在恢复昔日的热闹和繁忙。所不同的是,当年的驼铃叮当变成了中欧班列的鸣笛,当年的点点白帆变成了现代化的巨轮。
说“一带一路”的远和近,还需要从空间的距离说起。
不管是“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积极响应参与的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从空间的距离上来说,彼此之间都是相距遥远的。这些国家和国家之间,隔着山、隔着海,既是万水千山的距离,更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的距离。从这一点上来说,“一带一路”所要串联的,是望不到尽头的“远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穿越了空间的距离,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了伙伴,成为了朋友。“一带一路”的倡议来自中国,但“一带一路”的成果惠及世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正是因为心相通、行同向,合作之树才不断开花结果,国与国之间才跨越千山万水越走越近。
说“一带一路”的远和近,更需要从人民的感受说起。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倡议,因为宏大,很多人觉得距离自己遥远,认为这只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情,殊不知“一带一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一带一路”与普通人一点都不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体现在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指导着生活。
纪录片《一带一路》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生活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区的小学生曼娜扎,每天放学就要马上回家,为的是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写完作业。因为这里缺电。但是随着尼鲁姆-杰鲁姆水电站建成,巴基斯坦15%的用电问题将得到解决,还会为当地带来巨额财政收入。曼娜扎的故事,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在这个缩影的背后,是诸多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很多普通人生活的改变。从这一点来说,“一带一路”与每个人都很近。
“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正在不断将远变近,正在努力化竞争为合作。5月14日至15日,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将云集北京,我们期待盛会描绘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更美篇章,我们期待世界各国共同奏响这个时代的华彩乐章!(南方网高永维)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