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示
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共赢”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包含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科学理念,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统一体,是指导一带一路宏大工程顺利进行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实质。
169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下了这样的精彩文字:“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段具有深刻洞见的论述,科学预见了随着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广泛采用,人类历史逐步迈向世界历史的客观大趋势,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最早预见。
人类历史演进到了21世纪,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地表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他明确指出,“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中国发展的新起点,面向人类发展的新未来,紧紧围绕实现共赢发展这个目标,致力于以发展破解世界面临的难题,协商解决各国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民生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强烈的使命感和历史担当精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共赢”观,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包含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科学理念。其中共商是基础,共建是关键,共享是目的,而共赢是核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统一体,是指导一带一路宏大工程顺利进行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实质。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须遵循共商理念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追求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继续深入发展,和平发展趋势依然强劲,变革创新步伐依然矫健。与此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这三大赤字依然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依然突出,人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界形势。
为了应对和解决经济全球化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宗旨和目标就是要汇集各国之智之力,共同解决各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利益诉求的国家,在对待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和行动上,必然会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乃至分歧,这是正常的。提出共商理念,就是倡导国家之间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分歧,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致力于扩大共识,减少分歧,解决争端,以便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相关国家发展赢得机遇。由于各个相关国家在谋求和平发展上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此,只要本着和平合作的原则立场,就完全可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化解分歧,求得共识。
中国具有与相关国家友好共商的良好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奉行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果结合起来,同亚太经合组织、东盟、非盟、欧亚经济联盟、欧盟以及拉共体区域发展规划对接起来,同有关国家提出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因而能够赢得广大相关国家的认同、支持和广泛参与。目前中国已同多个国家协调政策,对接规划,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等,共商合作迈出可喜步伐,并为共建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须遵循共建理念
多年来,由于人们实践负效应的累积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各国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增多,人们需要协同解决的问题日益多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恰逢其时。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接各国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共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二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就第一个任务而言,中国将通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激活沿线国家增长潜能,稳定世界经济局势,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协同有关国家有效应对当今风险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特别是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移民难民问题以及重大生态危机等。
实质上,中国就是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共同缔造新时期的和平安宁,有效推进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合作广泛开展。在国家安全和生态建设方面,有关合作也日益增多。目前,一带一路理念已经转化为行动,愿景正在转变为现实。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须遵循共享理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生态危机、资源短缺、人口爆炸、核战争威胁等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仍将长期并存的当今时代,各国必须审时度势,求同存异,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大业。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深刻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因此,“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给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福祉。中巴经济走廊电力项目实施,电力严重短缺的巴基斯坦家庭灯亮了起来;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贯通,当地人摆脱了境内运输需要绕道他国的窘境;中欧众多班列开行,为中欧贸易打开了新通道;亚吉铁路贯通,让“东非屋脊”埃塞俄比亚有了出海口……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倡议,惠及整个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面向未来,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五个目标:一是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二是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三是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四是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五是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务实合作。据全球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到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80%以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惠及沿线各国,更将惠及整个世界。我们坚信,随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观”的普遍认同和深入推进,其建设必将不断取得新成就,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也会给广大参与国家带来更多福祉。
一带一路深入实践将充分证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必将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侯衍社,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