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书写“一带一路”人才大文章
——广西政协助力与东盟国家人才开发与合作
人民政协网广西6月2日电(肖亮升)一次委员视察,横跨两座城市,召开三场座谈会、一场界别协商会,走访三所大学、一个科研院所……这是5月22日至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广西与东盟国家人才开发与合作机制”视察团的“履职日程表”。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广西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委员、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如何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人才开发与合作,做大“一带一路”人才文章集思广益,献计出力。
“模拟驾驶舱的操作跟真的一样吗?”
“你们培养的人才就业率如何?”
“有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吗?”
5月22日,钦州学院船舶模拟驾驶舱内的3D模拟实景引起委员们的关注,钦州学院党委书记赵君向委员介绍了该学院以及在此基础上筹建的北部湾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道伟说:“办学要突出海洋特色,服务东盟,围绕‘一带一路’做文章。”
“我们办学的目的就是要服务好这片海,服务好‘一带一路’”。赵君表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人才开发与合作带动教育、科技、产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面向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高地,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人才开发与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我市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5月22日在钦州市召开的座谈会上,钦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流建议,创新人才开发与合作的协调机制、完善运作机制、促成推进机制,构建沟通便利、运转流畅、灵活协调的工作机制。
“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党办的学校;无论公培民培,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院长陆耀新建议多加支持民办教育,让民办学校也能享受公办学校的政策待遇,逐步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
“扩大与东盟国家及其高校的人才合作,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人才特区。”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团芬、钦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冯思明建议尽快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广西建设国家级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聚集、拓展、孵化一大批优秀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广西的开放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人才引来了,怎样才能留得住?”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浩勇坦言,他们在2011年前后引进了一批博士等专业化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那些人才都相继调离了保税港区。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强调用人生观、价值观等认知论激励干部职工,更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加大引进国际化人才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广西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创新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在5月24日召开的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好人才成为委员关注的热点。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科协主席赵艳林认为,对人才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不仅要重视高端人才,也要重视实用型人才。不能坐而论道,要求真务实,营造全社会真正重视人才的氛围。
“对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局限在高端人才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莫荣光委员认为,大国制造需要大国工匠,初中高各个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不容忽视,应充分发挥中职、高职、大学等学校的不同作用,全方位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首先要弄清楚人才的概念。”北海市海城区副区长潘娟委员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分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6大类,而目前一些部门和用人单位对东盟人才的理解仅停留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上。
科研有科研的规律,人才有人才的市场。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吕余生建议,进一步完善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建立一个开放式运作、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人才机制。
“委员们提出的建议站位高,有针对性,我们将充分采纳,让委员建议早日落地生根。”南宁市、钦州市、自治区高校工委、自治区科技厅等有关负责人对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了回应,并表示要把委员们的好建议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黄道伟强调,要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和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及措施,推动东盟人才的开发合作,为广西的开放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人力资源服务支撑,使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