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媒体共话“一带一路”新机遇

2017-07-06 09:10:10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微信截图_20170706092833.png



现场观摩云报客户端发稿

6月26日,由中国记协、云南记协主办的2017缅甸记者研修班在昆明开班。本次研修班共有来自19家缅甸媒体的20名新闻媒体工作者参加,是2015年以来的第3期。2015年至今,缅甸记者研修班为中缅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因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民心相通、共享共赢等理念使中缅媒体人的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又来了”    

“我们又来了!”本期研修班开班前几天,缅甸《曼德勒新闻期刊》主编巴乌给记者发来信息。    

巴乌10多年前就来过云南师范大学进行计算机培训,去年,他与记者在一次缅甸作家记者云南考察团中结识。这次来参加研修班,是他第4次来云南。    

“没来中国的时候对中国知道得很少,来得越多了解得越多、越全面。”这不仅是巴乌自己的感受,也是他作为曼德勒记协负责人的感受。他说,近年来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等积极组织缅甸媒体到中国交流,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缅甸媒体人了解中国。巴乌说,这次研修班既有专业性,又可以在学中玩、玩中学,提供了一种认识中国的新角度。    云南记协主席徐体义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对媒体来说是一种历史机遇。对此,巴乌有自己的理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因为有昂山素季出席,让缅甸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关注。”巴乌举例说,缅甸人渴望了解中缅油气管道等关系缅中两国共同利益的大项目,但现在缅甸媒体普遍缺乏与项目负责人对接的途径,“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来中国,看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媒体的发展,他更有了与中国增进交流的迫切愿望。“中缅是邻国,如果互相不了解其实是件挺惭愧的事。”他说,希望能和中国媒体加强合作,不仅让缅甸人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了解缅甸。    

相知,需要更畅通的渠道。 “我每个月都从缅文《吉祥》杂志了解到中国和云南的很多信息。”说这话的是缅甸新闻社资深记者温温墨。由国新办主管、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主办,云报集团承办的《吉祥》杂志,是缅甸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这次研修班里像温温墨这样的《吉祥》“铁杆粉丝”还有不少,到《吉祥》杂志社参观时,既是专业人士又是热心读者的他们纷纷与杂志编辑记者交流起来。哪些话题缅甸读者感兴趣,文章的措辞怎么更有缅甸味儿,字体、行间距怎样更合适,如何与读者实现互动反馈……交流的话题丰富又实在。缅甸《头条周刊》总编辑廷昂觉特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和沿线国家不断沟通交流,而《吉祥》是一个重要的窗口;希望通过缅甸媒体与中国媒体的交流,使之在细节上做得更好,让缅甸和中国更好地彼此理解。    

共促媒体发展    

“今天我们参观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看到中国媒体的发展让我很惊喜。”6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缅甸记者研修班的学员正在云报集团进行新媒体主题的培训。课程还没结束,缅甸有线新闻总编辑昂佐佐吞就在自己的脸书账号上发布了他在云报集团的照片。   

昂佐佐吞对新媒体有特别的热情。“我在国外的新媒体部门工作过,现在回到缅甸自己创业也与新媒体相关,所以对新媒体特别感兴趣。”他说,缅甸有线新闻与缅甸国家电视台在新媒体方面已有业务往来,但现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需要支持。    

在昂佐佐吞看来,在“一带一路”、孟中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的背景下,缅中两国媒体更需要合作共赢。以新媒体为例,缅甸才起步,而中国已走在前面,他希望以云南为起点开展与中国的新媒体合作。“云南与缅甸接壤,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是中缅两国媒体合作交流的桥梁。”看到云报客户端编辑只用了几分钟就将研修班学员参观云报集团的新闻发布出来,昂佐佐吞当即和相关负责人交换了名片。“我希望中国在新媒体方面对缅甸提供技术支持,开设课程,分享新媒体发展经验,共建合作。”    

“共享”是缅甸记者频频提到的观点。看到昆明满街的共享单车,缅甸记者协会联合秘书、缅甸人民时代在线传媒总编辑腊腊梭也有了满满的灵感。她认为,缅中媒体的共享首先可以是两国媒体的信息、平台互相分享,尤其是通过网络媒体,推进文化、旅游、教育、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以我工作的媒体来说,可以与中国媒体进行合作,把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旅游等方面的短视频放在我们的网站上进行传播。”此外,她认为,两国媒体教育也可以实现共享。例如云南的高校可以和缅甸记协共享各自人才、教学、渠道优势,共同培育媒体人才。    

缅甸《金凤凰》报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政府部门及媒体建立了较畅通的对接渠道,同时与云报集团合作刊出新闻专刊。《金凤凰》编辑、记者仰昂祖籍云南,工作和家庭的背景让他对互通共享的重要性更有体会。    

“《金凤凰》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中缅双语专题报道,让缅甸民众更加了解这个倡议。”仰昂说,现在《金凤凰》与云报集团等中国媒体的合作主要在纸媒上,希望不断丰富合作方式,实现新媒体稿件和信息源共享,共同组织新媒体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成长。    

传递胞波情谊    

云南记协副秘书长叶茸的办公室里有3个文件夹,分别装着3期缅甸记者研修班的资料。    

从文件夹里的一份份材料可以看到,云南媒体、云南高校、中国记协等各方力量的支持让研修地点从云南延伸到北京;研修内容越来越贴近缅甸学员关心的人才培养、新媒体技术、信息共享等内容;学员来源不仅包括中文媒体,更侧重原本对中国不太了解的英文、缅文媒体。研修班在缅甸的知名度因此不断提高,这期研修班报名信息还未发布就有很多人咨询预约报名,并希望增加研修组织的频率。今年原本计划邀请第一期研修班团长吴魅开,但吴魅开决定把宝贵的机会留给还没有到过中国的同行。    

“研修班可以让我们把中国媒体的发展经验带回缅甸进行分享,并巩固缅中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作为这期研修班的团长,腊腊梭这样解释缅甸媒体工作者对于研修班的积极态度。“缅甸记者研修班是加强和促进中缅新闻媒体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同样对研修班高度评价。她同时建议,中缅两国新闻界总结研修班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   

缅甸记者研修班,不仅是连接中缅媒体合作的桥梁,也成为两国媒体从业人员增进友情的纽带。第一期研修班的一位学员,临回国前一天悄悄地带着翻译找到打印店,用研修期间的照片做成台历给云南记协留作纪念。不少学员喜欢买围巾送给中方工作人员,表达心连心的美好寓意。很多学员回到缅甸后,持续分享各自所在媒体报道的与中国有关的新闻。因为来参加研修班,缅甸记者们学会了使用微信,这期研修班还未开班,微信群就已建好,群里每天都很热闹……    

“媒体不仅会影响一个行业、一个群体,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从2015年到现在,60位媒体人因为缅甸记者研修班与中国结下了特别的缘分。叶茸说,这个有情有义的大家庭,会把友好的信息传递下去。    将来,装有研修班资料的文件夹还会越来越多,资料会越来越丰富,正如中缅媒体和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会越来越深厚。


责编:周秋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