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向西北方向出发约800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所在。7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以下简称库布其论坛)在此举办。
库布其论坛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作为论坛主办方,科技部历来重视沙漠科技创新。科技部部长万钢曾经多次前往库布其指导科技治沙。10年来,科技部通过库布其论坛推动科技创新交流、汇聚世界治沙新技术,并在库布其支持设立沙漠科技中心。
进入库布其沙漠腹地,令不少与会专家叹服的是,在绿色植被的衬托下,条条大道纵横交错;七星湖畔,芦苇茂盛,水面宽阔。各国友人难以相信中国的沙漠居然有着这般美丽景象。
相关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土地出现逆增长,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我国已经组织和提炼了20多个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技术的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600多万亩,直接受益百姓达到220多万人。 在本届论坛“一带一路”生态技术合作分论坛上,中国林科院防沙治沙首席科学家杨文斌认为,生态修复是对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退化系统的修复非常复杂,难以用一种模式或一种技术来进行概括,想把沙漠恢复成森林,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他指出,荒漠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是不同的生态系统。 杨文斌进一步解释,沙漠治理,要注意区分极端干旱区的沙漠、干旱区的沙漠和半干旱区的沙漠,不同沙漠的治理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尊重自然,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认为,同以往的生态治理相比,库布其治沙与绿色发展模式在机制和体制上都有很大改变,“库布其近30年的治沙历程,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把生态治理转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社会担当,这是环保事业中的一个创新之举。”
一孔窥豹。库布其沙漠只是国家层面荒漠化防治的一个例子。近几十年来,中国相关部门运用科技手段治理沙漠卓有成效,实现了“人进沙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国荒漠化土地已经实现了连续十年缩减,在防治荒漠化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对此,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特别代表普拉迪普·梦噶也表示,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库布其模式”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需求。梦噶认为,“库布其模式”也是一种PPP模式,相信能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好地推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的“一带一路”。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文件里,推广“库布其治沙产业”模式,加快先进环保技术产业化的要求赫然名列“生态环保技术专栏”中。针对库布其沙漠的发展,我国依托基地建设,引进人才、推进沙漠治理,早在2009年科技部就将库布其确定为科技示范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通过近30年的治沙,库布其逐渐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的“生态、产业、民生”共赢的“库布其模式”。如今,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以库布其为代表的治沙模式被赋予新的内涵。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特别强调绿色发展,这无疑极具科学前瞻性。所谓绿色发展,就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形成“多赢”的格局。“库布其模式,正是对绿色发展内涵的完美诠释。”(吴佳珅 胡左)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