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网新闻8月19日讯(张艳玲)“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她指出,中国为构筑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屏障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刘延东表示,本次会议以“共筑健康丝路、共享健康发展”为主题,是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为增进各国民众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刘延东指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近四年来,“一带一路”卫生合作逐步深化,各国在卫生政策、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医药贸易等方面交流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传染病防控、慢病监测、卫生应急、妇幼健康、抗菌药物耐药、传统医药等领域合作惠及更多民众。
刘延东介绍,当前,中国用不到10年时间建立起覆盖13亿多人口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基本医保网,织密织牢群众看病就医的安全网。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群众在30分钟内能够就近就医,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中国在医疗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自主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不少质优价廉的药品、疫苗等正在走向世界。中国统筹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努力用中国办法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8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201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近7千亿美元,占GDP的6.2%,为79.3亿人次提供了诊疗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6.3岁,居民总体健康状况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们用人均不到500美元的费用支出,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大国以较低投入、覆盖较多人口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但要进一步提高13.8亿人民的健康水平,依然任重道远。” 刘延东说。
刘延东表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向69个国家和地区派遣2.5万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2.8亿多人次,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援建医院、卫生中心并捐赠药品和设备。在2013年菲律宾遭遇“海燕”台风、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015年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期间,中国迅速派出医疗和公共卫生队伍,同灾区和疫区国家人民并肩战斗,为构筑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屏障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刘延东倡议,各国深化联防联控,维护全球卫生安全,加强政策对话,对接卫生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合作,共享健康公共产品,倡导互学互鉴,深化卫生人文交流。
她指出,各国应加强卫生应急策略沟通协调,完善全球疾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信息通报和共享,开展卫生应急联合演练,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卫生网络,成立“一带一路”卫生政策研究网络。中国还将打造国际医疗服务中心,与周边国家分享便捷优质的医疗资源。
未来三年,中国政府将落实100个康复助医项目,与非洲国家20所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建设30所中医药海外中心,成立“一带一路”医院联盟,让各国民众感受到卫生合作带来的实惠。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致辞。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健康丝绸之路”倡议让健康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带一路”有很多重要的元素,比如实现全民医疗覆盖,让包括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获得医疗服务。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建立新的疾病防控系统,保障数十亿人健康。
谭德塞说,中国医保已覆盖95%的人口,在全球疾病监控和防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限制传染病的发展、应对大型疫情方面也有很多成就。 WHO愿意同中方携手合作,并和所有在场的合作伙伴一起建设“健康丝绸之路”。
联合国副秘书长、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致辞。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联合国副秘书长、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也赞赏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说,这个倡议以人为本,助推社会包容,提升社会公正,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平台,调动所有资源,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米歇尔·西迪贝说,联合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将和中国紧密合作,将愿景转化为行动,让各国加强合作落实路线图。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主持会议。中国网记者 张艳玲 摄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主持此次会议。来自30多个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组织的20多位部长级官员,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智库和企业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