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活动,古已有之。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时期,胡商蕃客沿丝绸之路陆续入华,中外译者往来迢递,各国文化交汇生息,谱写了千古传诵的文化交流篇章。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应时而生,国际社会应势而为。在传播丝路符号、弘扬丝路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对话,互通互信。对话与互通,翻译先行。翻译服务愈彰其珍、愈彰其贵。合理布局语种结构、培养职业化翻译人才、提升多元文化意识是翻译服务在“质”与“效”上实现优化的有力措施。
协调语种结构失衡
弥补语种单一短板
“一带一路”倡议勾勒了中国与沿线国家长期发展、共同繁荣的图景。然而,单一的语种结构往往会滞缓翻译服务水平的提升,非通用语翻译的缺位,难以满足多语种翻译服务需求。目前,国内高校多语种翻译课程开设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已开设者因其获批时间短,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备,对应语种的翻译服务难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步。为此,教育部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大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翻译教育目标,合理布局外语语种结构。
第一,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鼓励高校结合地缘优势,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有利条件以及各对象国的语言文化资源,开设多语种的翻译课程,以合理布局外语语种,避免语种课程重复开设。例如,东北地区高校在选择外语语种以及设置翻译课程时,可倾向于日语、朝鲜语等东亚语种,西北地区高校可多偏向于哈萨克语等中亚语种,西南地区可注重于南亚或东南亚语种等。
第二,根据语言特点,以“非通用语+通用语”的专业设置模式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既符合当前学科建设需要,又兼顾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的翻译课程体系。国内部分高校已设置相关课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语+中亚语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东方语+英语”、“西语+英语”,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东方语+英语+辅修专业”等,这些举措为扩大外语语种选择做了尝试性探索。
第三,根据“五通”指数报告,改变语种结构失衡和专业翻译缺失的局面。近日,北京大学编写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指数报告》,该书详细地呈现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指数报告。教育部门可根据相关指数,加大翻译教育力度,有针对性地改变语种不足与专业翻译乏力的局面。以“(非)通用语+专业”的课程门类增设所需语种的翻译课程和专业课程,如“中亚语种+电力、能源”,“南亚语种+交通、工程”,“西亚北非+经贸”等,实现语种布局与行业翻译的同举并进。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翻译人才储备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突出挑战之一是缺少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同时熟谙传播技巧的复合型人才,对应语种的翻译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将建设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建立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各部门还需通力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途径地培养专业翻译人才。
第一,通过广泛调研,摸清沿线国家翻译人才(尤其是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需求量的多少以及需求紧迫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语种开设与对应语种翻译人才培养。
第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做好人才应急与人才储备工作。例如,依托外语院校教育资源,开设急需语种翻译人才培训班,形成院校培养与应急培养互补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可以多种途径,如借鉴“二战”时期美军采用的军队教学法,以培养满足时局所需的翻译人才。
第三,开发多种整合型课程模式,在语言文化转换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引入项目、模拟、案例教学等,竭力培养和储备一批既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多国语言文化知识,又熟悉各对象国政治、经济、交通、产业、金融、生态、外事(包括外交)等行业信息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第四,破除“圈养”式的翻译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国内外合作办学、选派学习者赴对象国留学深造、建立(非)通用语翻译人才培养与交流基地、设立专项奖学金、定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翻译人才培养论坛等,全力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翻译人才库。
增强多元文化意识
促进多元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很重要,国与国合作很必要。翻译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与交融的重要媒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文化特色各异,为了实现文化互通、书写“民心相通”的篇章,翻译及其教育任重道远。
第一,尊重异域文化差异,培养文化翻译能力。在翻译教育中,要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其了解和尊重各国文化差异,熟谙各国历史文化积淀,在翻译对象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用、翻译产品的推广等方面最大程度地迎合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接受群体的价值取向。例如,翻译有关宗教文化信息时,要尊重各地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在坚持其民族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发挥翻译活动的催媒作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而不同”。
第二,加大术语翻译力度,引领得体的语言表达。一带一路关涉政治、设施、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各领域专业术语的命名和翻译要遵循标准化、科学性等原则,所牵涉的文化传播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在翻译教育中应增设术语翻译课程,培养译者的术语识别、提取、应用等能力以及术语表达的翻译自觉。通过标准、系统的术语翻译,以职业化翻译服务引领得体的话语,避免翻译不当导致的表达失误、语义混乱和文化认知差异。例如,在表达一带一路相关术语时,应倾向于运用“Initiative”(倡议), “Economic Cooperation”(经济合作)等词汇,慎用或少用“Strategy”(战略),“Geopolitics”(地缘政治)等表达。
第三,借助多种教学媒介,促进异域文化认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或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将对象国语言、历史、政治、文化等内容融入翻译课程模块,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等形式营造优质的语言文化交流环境,促进学习者对异域文化和行业知识的认知。此外,还可以借助纸质或电子媒介,以翻译口袋本、翻译手册等形式编写和汇总常用表达、介绍沿线国家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通过文化点的介绍实现文化“线、面”的辐射效应和认知。
翻译及其服务质量是实现“五通”的关键环节和逻辑起点。低劣糟粕的翻译服务无法直面经世致用,更无法搭建“五通”的桥梁,一带一路建设更难以承载翻译质量之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各高校要结合区域优势和本校实际,在了解外语语种需求度的基础上完善语种结构整体布局、翻译人才应急储备等机制。通过翻译服务体系的优化建设,多元文化可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功能。
(本文系2016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跨国主义文化视角下美国华人移民英语姓名研究”(2016GS0006B)、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参与式研讨课教学改革项目“综合英语V、VI”、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典籍英译的描述性研究”(13YY2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格式塔意向下的翻译美学教学研究”(13YB188)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