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与实践

2017-09-04 10:20:53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新形势下亲自提出和大力推动的“促进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当前,不断完善和落实“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深化自身发展、推进国际合作、推广治理理念的关键抓手。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

四年以来,经中国和有关国家的逐步摸索和对接,逐渐明确了“一带一路”的走向,搭建起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

首先,“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立足全球经济形势的全面发展倡议,绝非是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上的简单的规模扩大和范围延伸,而是考虑到了中国经济与区域发展间的新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倡议“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一方面要坚持和推广中国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自我调整与提高。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主张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坚持融入全球经济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第二,“一带一路”倡议要在区域内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各国经济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第三,调整和平衡发展布局同样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

其次,“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出的最新方案,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开放发展”与“合作发展”的高度提炼,是中国全面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关键契机,也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途径。第一,将开放重点由东部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形成更加平衡的开放格局;第二,将开放侧重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共享发展成果;第三,要提升开放水平,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更多开放贸易和投资市场,实现更自由、更高效的市场配置。

再次,“一带一路”全面指导了中国外交,囊括了双边、多边、周边、经贸等各方面。倡议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判断和立场,那就是“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愿意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要尽可能地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沿线各国的利益结合起来,既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经济条件,又为中国带来友好的政治外交环境。

推进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一带一路”是中国振兴腾飞的两只翅膀,互联互通则是这一双翼的血脉经络。倡议所要推进的互联互通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推进互联互通,就是要在“硬件”上打好基础,在“软件”上促进发展对接与治理一体化,夯实民意基础。

第一,以政策沟通实现战略对接。政策沟通是贯穿各领域的普遍原则,其是指“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

第二,以设施联通便利区域融合。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性优先项目,是实现早期收获、吸引各国参与的重要手段。设施联通不是传统的“修路架桥”,而是拥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虽然最初的提法是“道路畅通”,但是除了道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外,还包括其它发展所需的硬件网络。

第三,以贸易畅通激活发展潜能。贸易畅通是指商品服务贸易的“血液”能够在“血管”中高效流动,激活沿线发展潜能。为此,中国主张“各国应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适当安排”、“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

第四,以资金融通化解金融短板。设施联通是互联互通的物理基础,然而如果缺少必要的“软件”支持,那么不仅很难实现,而且也无以为继。事实上,缺乏资金正是阻碍大多数沿线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的关键瓶颈,因此“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就成为了化解短板的关键。

第五,以民心相通夯实社会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各领域的互联互通“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只有“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才能为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打造区域合作新架构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

只有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精神,汇聚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智慧与力量,才能让“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转化为现实。要想汇聚各国智、力,将参与常态化、高效化,就必须打造出与倡议理念相匹配的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新架构。

首先,推进多元灵活合作。在合作方式上,“一带一路”倡议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具备合作意愿、认可倡议精神,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对接。其次,坚持包容开放原则。包容开放是“一带一路”倡议化解各方疑虑、实现共同合作的理念基础。倡议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全球整体性,致力促进经济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和深度融合。倡议追求的是以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发展来推动全世界的共同发展,而非是某一国家和某一区域的一枝独秀。其次,打造亚洲合作机制。倡议下的新型合作框架具有浓厚的亚洲色彩,遵循的是亚洲国家的普遍价值观和合作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打造“亚洲特色的合作平台”,“在亚洲资源、亚洲制造、亚洲储蓄、亚洲工厂基础上,致力发展亚洲价值、亚洲创造、亚洲投资、亚洲市场”。这是由中国立足亚洲的基本现实所决定的。

总之,“一带一路”是根植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功发展经验上的伟大构想,追求的目标是以中国推动的互联互通来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用沿线国家的发展来保障中国的长期繁荣。倡议“来自中国”、“惠及世界”,中国将本着包容开放的原则、致力于打造能够适应沿线国家差异的互利合作新架构,保障倡议的持续推进,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提供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责编:朱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