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24日表示,当前中国侨乡文化研究已形成声势,颇具氛围,通过与侨务工作实践结合,有效帮助了华侨华人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侨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10月23日至24日,“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广西第二大侨乡防城港市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中国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弘扬侨乡文化,推动侨务工作发展”展开深入交流。
张秀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自2014年五邑大学成立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以来,广西、福建、海南、云南、浙江等重要侨乡纷纷成立专门的侨乡文化研究机构,目前,黑龙江、辽宁、上海等地侨务部门和有关高校亦在积极筹划。
同时,中国各地有关侨乡研究的学术会议频繁举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一些地区形成常态化机制,并出版系列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发表的有关华侨华人论文中,侨乡方面题材占比超六成。
“这体现了侨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张秀明认为,侨乡是华侨华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各方面交流的窗口之一。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吸引华商首先回乡投资兴业,促进了广东、福建等沿海侨乡先行发展。
“无论出国多久,无论到第几代,华侨华人对家乡都有着认同和向往。”张秀明告诉记者,当前,侨乡文化研究的重点正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思考如何发挥优势,协助华侨华人共享祖籍国发展机遇,实现自身事业发展。
张秀明指出,当前,一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遇到问题缘于误解,消除误解可利用侨乡纽带,吸引当地华人商会、社团首先参与项目建设,逐步让当地社区、民众感受到中国的友好,各方协商解决各类难题,实现互利共赢。
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陈洁参会讨论时也表示,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重点侨乡,广西有700多万乡亲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近三分之二生活在东盟。广西希望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这一群体,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家乡共同发展。
责编:朱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