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媒介沙龙举行

2017-11-07 10:08:46来源:人民网
字号:

顾天成 摄

11月2日,“媒体国际合作:模式与机遇”媒介沙龙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柬埔寨、乌干达、孟加拉国等五国的媒体嘉宾畅谈国际媒体合作的意义与路径,来自“一带一路”39个国家的40多位记者出席并参与讨论。

在发言中,嘉宾们表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合作对各国来说有所裨益。乌干达《新愿景报》高级记者卡托(Ronald Lwere Kato)说:“‘一带一路’不仅为乌中两国媒体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带动了乌政府与中国政府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记者将成为深化互信理解的纽带,媒体应该为民众提供他们需求的知识。”他说,“世界各国的联系已越发紧密,没有国家是孤立的,各国人民不断寻求相互了解,媒体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平台。”

孟加拉国《金融快报》记者朱拜尔哈桑(Mohammad Hubair Hasan)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在国际新闻界普遍缺乏话语权,各国大多是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对方,因此实现媒体合作能够让各国人民客观深入地彼此认识,从而促进国家层面的进一步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社会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媒体国际合作方面也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中国五洲传播中心总编室副编审吴娅民透露,五洲传播中心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媒体共同设立“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其联盟框架下的“丝路电视跨国联播网”项目,同21家本土主流电视台合作,以14种语言播出,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辐射5亿多观众。超过1000亿观看量的《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与《鸟瞰中国》纪录片也是五洲国际传播中心分别同英国广播公司和国家地理共同拍摄的作品。

中央电视台《今日亚洲》栏目的资深责编曹玥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也与日本TBS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印度Zeenews电视台等10家亚洲主流媒体合作,制作了首个亚太媒体联合采访节目《亚媒看中国》,从港珠澳大桥、高铁等8个话题,以外媒视角讲述他国眼中的中国故事。曹玥称,该节目的全球播放量已达到1152万次,她期待能与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媒体合作。

中国四达时代集团品牌市场部海外公共总监马绍勇一上台,便引发台下非洲记者的热烈掌声。马少勇说:“近些年,四达时代集团对非洲国家开展了‘数字迁移’,将当地节目播出的信号由模拟信号转变为了数字信号”。他说,这一合作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対节目生产、播出控制、传输网络、终端设备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节约了媒体投入和运营资金,提高了画面质量。

看到机遇的同时,各国媒体人也意识到了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四达时代集团品牌市场部海外公关总监马少勇认为,媒体国际合作的最大困难在于解决国家间的文化误解。对此,加纳记者阿桑蒂表示赞同。他通过阐述自己的在华经历,指出中加两国人民在饮食习惯等生活、文化方面的不同。他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在交往中一定会发生摩擦,这是自然规律,适应文化差异需要时间。”

与会的各国记者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表示,应该把握机遇,推进各国媒体合作。柬埔寨国家电视台主持人翁卡纳卡(Ung Kaneka)认为,文化的不同敦促双方思考共通之处,挑战越大,才能越加了解对方。乌干达记者卡托则表示,差异是必然的,但只要双方坚定合作的信心,长期共同的努力可以调和这些矛盾。他说:“正是因为差异,我们才须合作。”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由中非新闻交流中心以及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主办,这两个中心隶属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自2014年以来,两个中心会邀请非洲、南亚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记者来华采访、交流、学习以及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帮助这些国家的记者在华开展新闻报道,促进中国新闻界与这些记者所在地区之间的媒体务实合作。2017年,来自非洲29国和南亚东南亚12国的共44名记者从3月开始,在华开展为期10个月的采访、交流、学习等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 陈文忻 董玉文 耿卓 卢芳珠等)

蒋政旭 摄

责编:朱峰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