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通关大提速 班列通关12小时缩至4小时

2018-09-29 15:10:08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

这是一个以“风”著称的地方。

40年中,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阿拉山口逐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口岸之一,更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关键节点。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口岸各部门通力协作,不断加强服务,极大促进了阿拉山口货物流转效率的提升。

关检融合通关更便捷

9月26日,在阿拉山口铁路联运大厅里,联运值班员加依拉·霍前在窗口行云流水般地办理着企业的运单业务。“我们把业务能力最强的人都放在窗口上,再通过优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报关速度。”加依拉说。

5年来,阿拉山口口岸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理清班列出境前需要在口岸办理的业务,协调海关、检验检疫、铁路等部门进一步优化单证票据流转、口岸换装作业、申报查验等通关环节,通过流程再造为班列通关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幅度提升了班列通行效率。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以前我们一列车的票据流转办理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一般都是25到30分钟。企业办完我们这边的业务后,喏,海关业务窗口就在我们对面。”加依拉说。

此时阿拉山口新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爱英正在海关窗口办理报关业务。“这5年变化太大了,我以前报关要用2个小时,现在只要半小时,也不用跑那么多路。”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彭强一边办理李爱英的业务,一边抽空介绍:“今年8月1日实行了关检融合,企业只需要报一次单就可以了。而且我们还推出了预约通关、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低风险报关手续后置审核等多项措施。如今关检融合后,光申报项目就少了100多项。通过监管模式创新和通关流程再造,班列在口岸通关时间由12小时缩减至4小时以内。”

不仅如此,在中方窗口一侧,哈萨克斯坦铁路工作人员驻中方铁路工作办公室也人来人往。加依拉介绍说:“通过和哈方协调,他们把很多业务前移到这里,在中方境内进行运单的译制、审核、信息录入。如今我们的列车一开动,信息就已经过去了,进入哈方,基本4个小时就可以通关。”

技术革新促效率增长

5年来,技术革新成为阿拉山口通关效率不断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亚洲最长的集装箱室内换装库,850米的距离容得下整整一列火车,高大的吊臂稳稳卡住集装箱,轻轻一转,就完成了一次换装作业。“出入境列车在这里花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整个列车的换装,也不用担心当地的大风。”阿拉山口铁路车站货运车间副主任阿扎提汉·吐汉说。

如今的阿拉山口,列车上的传统关封已经消失不见。2017年底,中哈海关联合测试“关铁通”取得成功。“关铁通”项目是将集装箱货物的相关信息写入安全智能锁内,并用其代替传统关封,沿线进口国海关不需要实施开箱侵入式查验,可直接读取集装箱上加挂的安全智能锁查验图像和数据。

另一方面,海关建立了“中欧班列”信息共享平台,配合上级部门研发推广的“中欧(中亚)班列快速核放系统”,由企业进行申报,内地及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对班列货物主要数据能够实时共享。除规定须在口岸实施检验检疫的货物外,对进境货物,进行集装箱表面消毒、快速检疫查验放行,由目的地相关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监管,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针对中欧班列的检验检疫监管体系。

同时海关还积极推进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海关“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从而为中欧班列运行提供良好的出入境通关环境。

从“坐等生意”到“主动营销”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营销科科长张四新每天都非常忙碌。2013年6月5日,阿拉山口站成立了营销科。“我们改变了‘铁老大’的固有形象,开始从营销角度扩大铁路运力。我第一个找的是新疆万达有限公司阿拉山口分公司,他们的老总特别吃惊地说:‘我在阿拉山口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有铁路部门的人来主动找我!’”

“以前是别人找我们拉货,现在是我们主动找企业为他们量身打造运输产品,由‘坐商’变为‘行商’,通过降低客户成本,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动阿拉山口的运力提升。”张四新说,“我们现在为客户提供仓库、根据货物量进行议价、根据货物种类提供不同类型的车厢,同时整合了整个阿拉山口的汽车倒短业务,实现了与公路运输的无缝连接等,这都是以前没有的。”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阿拉山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机遇利用不好,就会变成压力。如今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西行列车逐步增多,但各地都在积极提升服务水平,我们是在和全疆口岸以及海运互相竞争。”张四新说,这就逼着我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阿拉山口都在持续加强合力,改善客户的通关环境,这至关重要!我们今年过货量目标是1200万吨,到9月2日已经完成了近750万吨。

截至2018年8月,经阿拉山口口岸常态化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有57条,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已累计突破6000列,占全国开行班列总量的近70%。

责编:李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