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彝族祭祖寻根南诏土主文化

2019-03-12 16:04: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0312161007.png

巍山,南高原苍穹天宇下一方地域,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图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巍山拱辰楼,是明朝时蒙化府(今巍山古城)的北门城楼(范健华 摄)

踏上巍宝山,拾阶观景,我看到许多让人怀念的脸。被经年阳光和艰难灼伤的中年人的脸;无所求而安详慈和的老者的脸;彝寨里姑娘们鲜花般盛开的脸;还有天真快乐的孩子们无邪明净的脸。他们映着巍宝山的灵气,讲述着各自或朴实或幸福或亘古的故事,而后俯下身虔诚祭奠先祖远去的魂灵。

微信图片_20190312161107.png

巍宝仙踪

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都要举办“中华彝族祭祖节”,这是一个在当地政府主导之下重构出的民族节日,至今为止已举办十二届。是日,来自北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华夏大地的彝族同胞们,从四面八方齐聚彝族南诏辉煌历史发祥地、中华彝族祭祖圣地——巍山,在中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南诏土主庙举行祭祖仪式。后裔们怀着回归远古先祖原始故乡的情怀,到此寻根问祖,追寻皇家祖脉,告慰长眠于皇天后土间的祖先灵魂。在这个祭祖活动中核心的是一个被称为“中华彝族祭祖仪式”的仪式活动,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逻。而在这之前的公元714年至今,彝族群众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寻根祭祖,祭祀大土主蒙细奴逻,这一活动延绵千年,从未间断。

微信图片_20190312161206.png

中华彝族祭祖圣地——巍山巍宝山

梦回唐朝:南诏建伟业

滇西高原,群山间悠然升起的湛蓝的天空,如一心建筑的梦想,不时漂移着抹不去的朵朵白云。

横列如屏的大理点苍山覆盖着四时不消的沉积千年的雪,晶莹娴静,载雪莹云,绵延百余里,莽莽苍苍。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苍山有灵,生于此山的石头,或玉润明洁,或苍翠晶莹,或含云纳雾,或陷峰藏泉,似乎天地独钟这片山水,把大千世界万般情景,都凝结在大理石中,幻为永恒。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如一位位长袖善舞、醉态酡然的佳人,演绎着一首首千古艳歌;又如珍珠落银盘,向东注入洱海。

微信图片_20190312161353.png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苑绿 摄)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 烟波茫茫,波光粼粼,轻舟劲泛,百船捕鱼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长约八十余里。浩荡、汪洋、烟波无际,风姿万种,变换离奇,夕照里掩映出三塔倒影。古代文人骚客,曾把洱海迷人的风光胜景称之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苍山与洱海,就这样构成了“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的神奇胜境。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146.png

苍洱风光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云南(今祥云),叶榆(今大理、洱源),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等四县,隶属益州郡。

静卧于滇西以南、苍山洱海一隅的巍山——这块古老而又蓬勃如朝阳初生的土地在澄净高远的蓝天白云下散发着神秘气息。

翻开史册,我们的思绪总会与历史烟云相碰撞。作为与唐王朝相始终的西南政权,在大唐盛世外,西南蛮夷之地,一个显赫一时的南诏古国发祥于今天的滇西群山之中——巍山。最盛时,其疆域东面包括两爨,东南到达安南(越南古称),西北连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国(女王国的国都在今泰国的南奔)接界,西南河骠国(骠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接界,北抵四川大渡河,东北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南诏古国雄峙南天,功业丰硕,而这些,都与一个叫蒙细奴逻的人有关,都与这片叫巍山的土地有关。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233.png

苍洱大地的朝晖夕烟里,感受着世事沧桑(杨继培 摄)

故事始于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英姿勃发的舍龙之子蒙细奴逻在今巍山境内建立了蒙舍诏,并修筑了雄伟的图王城。追述历史渊源,舍龙(意为“大老虎”)本属哀牢王族一族,为避难迁居至邪龙(原哀牢国领土、今云南巍山)。邪龙本是哀牢国领土,被汉朝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划归益州郡管辖,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舍龙一族的到来,很快得到哀牢人的支持,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形成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开始被称作“蒙舍龙”或“蒙舍”。

此时,云南境内洱海周边本有互不役属的“六诏”(诏即部落的意思),即洱海南面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洱海北面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哀牢人的蒙嶲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这些诏被汉史合成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也被汉史称作“南诏”。南诏的“诏”字为彝语的音译,意为“王”;南诏即是南面的王,或者南面的国家。

蒙舍诏的首领蒙细奴逻,是一个雄心勃勃、颇具战略远见的大英雄。相传,那时,这“六诏”上面还有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叫“白子国”,它的首领叫张乐进求,曾被唐王朝册封为“云南大将军”,为拉拢舍龙一族,将女儿嫁予蒙细奴逻。张乐进求极想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六大部落之间的相互争斗,于是想方设法进行斡旋。据传,唐贞观二十三年,那时“白子国”内有一根铁质神柱,是诸葛亮征南中时所立(西南地区古称南中),因年代久远已锈蚀不堪,张乐进求就在原址重新铸造了一根大铁柱。等到铁柱铸成那天,知会洱海地区有名望的各个部落前来参加盛大祭祀仪式。张乐进求三驸马、南诏首领蒙细奴逻自然应邀参加了活动。在庄严的号鼓声和礼炮声中,张乐进求带领众头人随仪声开祭,当九叩首后,忽闻欢声四起,人群一直高呼蒙细奴逻。原来,一只五色彩鸟竟突然飞到铁柱顶上,绕柱几周后,就飞到蒙细奴逻的肩膀上停了下来。众人大喜,认为这是祥瑞之兆,是天意。张乐进求大悦,谓众道:“天意有属,吾该逊位于三驸马蒙细奴逻。”当众草诏,决定逊国于蒙细奴逻,并举行盛大的仪式,“举国逊之”。这反映了当时部落之间解决争斗以及权力转移的传说,后来被绘入了《南诏中兴画卷》。此后,铁柱也作为权力转移象征被称为“南诏铁柱”,一直为南诏所尊奉。今大理弥渡县还有一尊“南诏铁柱”,为南诏第十一世王世隆建极十三年(公元872年)重新铸造,亦是为了纪念这件事情而建。

再说蒙细奴逻继位后,即回到蒙舍诏(今巍山),改国号“大蒙国”,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定垅圩图山城为国都,自立为南诏国第一代诏王,称奇嘉王。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记载:“蒙氏名细奴逻,城蒙舍垅圩图而都之,国号大蒙,自称奇嘉王,云南建国称王始此。”至此,王宫居地邪龙部从牧游之部,渐进入农耕繁华之区,南诏国十三代王近300年的漫漫征程正式启航了。

垅圩图城是南诏国第一座都城,到明代还存留着城墙等遗址,清以后古城建筑物全部被损毁。今天,垅圩图山王城遗址,荒凉地躺在在一片野草之中,随处可见的碎瓦砾和砖块,寂静散落于残阳如血的余晖下,似在遥忆一位叫做蒙细奴逻的英雄,曾经上演的一出流芳百世的历史正剧。城脚下,九曲十八弯的红河源头,日日夜夜吟诵着气势恢宏的乐章,见证着这里的灿烂文化、淳朴民风和辉煌的历史。

蒙细奴逻时期,蒙舍诏的疆域还很小,在那片小小的王城,蒙细奴逻站立在垅圩图山的最高处,心中汹涌着未来南诏国的宏伟蓝图。

永徽四年(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蒙细奴逻派子蒙王储蒙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在各部选征了许多珍奇、骏马、土产、珍禽异兽为贡物入朝上贡,唐高宗见了大蒙入贡多是海外珍奇,亲诏见王储蒙逻盛炎。

高宗问道:“大蒙在何处?”

蒙逻盛炎答道:“在南天云下。”

高宗笑道:“那便是云南吧!”

帝所问,蒙逻盛炎对答很悦圣心。高宗帝便封蒙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并赐锦袍,允大蒙子弟到长安求学为官。蒙细奴逻见次子蒙炎国盛武功出奇,只是诗文较差,便令他随进京朝圣者一起入京学习汉文化。从此,南诏励精图治始终附唐,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唐王朝的大力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南诏终于成为六诏中最为强大的一诏。而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因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325.png

万里瞻天,心向大唐

唐朝正积极经营洱海地区的时候,此时唐朝西南边疆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元七世纪中叶,位于唐朝西邻的吐蕃奴隶主势力迅速壮大起来,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并不断派兵进攻唐朝西境,同时又自西北南下深入到云南洱海地区和四川省盐源县一带地区,还与唐争夺四川北部的安戌城(今四川省茂县),其势直逼成都。吐蕃势力南下时,靠武力已经控制了洱海北部的剑川、浪穹一带的一些部落,如果洱海其余地区再落入吐蕃之手,唐朝的西南边疆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胁。而当时洱海地区的乌蛮贵族们,为扩展自己的势力,则利用唐、蕃之间的矛盾,朝秦暮楚于唐、蕃之间,形成洱海地区的一些乌蛮贵族们“彼不得所即叛来,此不得所即背”,对唐、蕃“或叛或附,恍惚无常”。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唐王朝不得不在吐蕃周边寻求力量与之抗衡,以确保边疆的安全。而洱海地区地处唐朝与吐蕃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唐王朝抵御吐蕃侵袭的最佳之地。唐朝便决定从洱海各部中选择一个奴隶主势力加以扶持,让其统一洱海各部,使之既能控制洱海地区的局势,又能遏制吐蕃势力南下,减轻吐蕃对唐朝西南边境的压力。权衡之后唐朝选择了南诏(蒙舍)来完成统一洱海地区的使命。

唐王朝选中南诏,是因为在洱海地区的六诏中,南诏的社会生产较之其它各诏为高,“蒙舍川……当五诏俱存,蒙舍北有蒙巂诏,同在一川(平坝),肥沃宜禾稻,又有大池(洱海),周迥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然邑落之众,蔬菜水菱之味,则蒙舍为尤殷”。畜牧业也与农业相配合发展较快,“孳牧繁衍”,说明农牧业都相当发达,这是统一六诏的物质条件。又因南诏地处六诏之南,最靠近唐朝的姚州都督府,便于唐朝对其进行控制,加之南诏几代诏主个个雄才大略,目标远大,一直想得到强大的唐王朝的支持,以一统六诏,进而统治整个洱海地区,在政治上一贯靠拢亲附唐王朝,“率种归附,累代如此”,“子弟朝不绝书,供献府无余月”。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罗曾于永徽四年(653年)被唐朝封为巍州刺史,蒙细奴罗之子蒙逻盛炎于武后时向唐朝入贡,大蒙恩奖,敕鸿胪安置,赐锦袍、金带、缯彩百匹,关系极为融洽。南诏还主动为唐朝讨伐叛唐投吐蕃的浪穹、施浪、邆赕等诏,表示忠于唐王朝。这些原因促使唐朝选择南诏来完成统一洱海地区的使命。

于是,各有所需的唐王朝和南诏一拍即合,结成了君臣联盟。尤其是唐王朝,在南诏第四代王蒙皮逻阁主政时,为了帮助南诏实现兼并其他五诏和西洱河蛮,以增强南诏实力,对付吐蕃,不仅对南诏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大力扶持,使南诏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起来,而且在军事上也给予积极支持,派出军事使臣和文官使臣,帮助南诏统一六诏。

734年,蒙皮逻阁之子蒙阁逻凤在唐派御史所率唐兵的配合下进攻石和城(今大理市凤仪镇),蒙皮逻阁率兵攻下石桥城(今大理市下关镇),乘胜夺取了太和城(今大理市太和村),并击败了邆赕诏,占领了大厘城(今大理市喜洲镇),接着在大厘城以北筑龙口城(今大理市上关镇),很快控制了原西洱河河蛮各部地区。河蛮地区原先是受已归附吐蕃的“三浪”(即浪穹诏、施浪诏、邆赕诏)所管辖,于是“三浪”便联合起来对付南诏,蒙皮逻阁亲率南诏兵与“三浪”抗争,将“三浪”打败,“三浪”残部退守剑川。736年,唐朝又派御史率唐兵与蒙皮逻阁“同破剑川”,将“三浪”彻底击败,统一了“三浪”地区。同时蒙皮逻阁还出兵越析诏,将越析诏消灭,统一了宾川地区。在南诏王蒙皮逻阁出兵统一洱海以北四诏的时候,对于与南诏毗邻的蒙巂诏则采取了非军事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蒙巂诏与南诏是近亲部落,因此蒙皮逻阁便以“推恩巂利”的方法,吸收了蒙巂诏的部众,进而将其领土兼并,统一了蒙巂诏。

公元738年,中原大唐正值空前强势。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蒙舍诏王蒙皮逻阁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实现了灭五诏为一统,建立起辉煌一时的南诏政权,并于次年迁都大理太和城的伟大壮举。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430.png

南诏太和城遗址

在这个历史转折期,还演绎了一个美丽凄婉的传奇故事——火烧松明楼。为了一统六诏的需要,雄才大略的蒙皮逻阁一心想统一六诏,创建一方盖世伟业。这一日,六诏诏王齐聚邆赕诏,商讨六诏统一立谁为王,蒙皮逻阁要强势称王,其他诏主一起反对,这令蒙皮逻阁很是不爽,于是,他借六月二十五日的“星回节”邀请其他五诏诏主到巍山祭祖赴宴,再商结盟大事。回到南诏后,蒙皮逻阁命军士们建了一座散发着松脂清香的雄伟的松明楼,而后以天地祭祖先为由,郑重邀请其他五诏诏王前来祭祀。这一日,松明楼灯火辉煌,舞乐声中,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蒙皮逻阁借故离去,用避免六诏之间征战之痛、避免百姓因战争而遭受涂炭之惨、最为和平的一把火烧出了南诏一统的强大政权,可谓松明楼上一把火,赢来南诏千秋业。火烧松明楼的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南诏王一统六诏的历史,但是故事中美丽善良而聪慧的白洁夫人却以其对爱情的忠贞活在百姓心目中,由此衍生出彝族最盛大的一个节日——火把节,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南诏王蒙皮逻阁在“效命”于唐朝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六诏的统一。由于蒙皮逻阁统一六诏的“功绩”,唐朝便对其进行加封,“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九月,封西南大酋帅蒙归义为云南王……西南大酋特进越国公”。蒙皮逻阁的诸子皆被唐朝封为刺史。

自蒙细奴逻在巍山建立大蒙国起,南诏国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历时253年,臣属唐朝,是唐王朝的地方政权。在其先后王室世袭十三代诏王中被唐王册封为“南诏王”或“云南王”。而在南诏国内,其国号则数次更变,794年,蒙异牟寻被唐朝封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国。

其间,南诏政权虽与唐朝治边官员发生冲突,以致战争,但在分分合合的磨合中,始终让以今天的云南省为基础的地域,成为唐朝治下的一个部分,为今天中国西南边疆的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诏曾在中国历史上谱写过惊心动魄的一笔。今天的巍山,踏访田野,走村串寨,寻历史古迹,“似遍地英雄下夕烟,仿沧桑大戏过眼底”,走天之涯,涉陆之遥——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彝族人民的好客豪爽,南诏古国的悠远歌韵,道教名山巍宝灵山的祝福……在这片王者福地的泽润下古老与年轻并存,历史与现代并重,铸就了永生不灭的灵魂。

人神共居:巍宝寻仙踪

在南诏故地这座生生不息的土地上,一座耸立在坝子东南端的巍宝山,林木葱茏,人神共欢,成为中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617.png

中华彝族祭祖圣地——巍山巍宝山

出巍山县城,往东南10公里,南诏始祖蒙细奴逻躬耕之处,古木参天,苍松翠柏中掩映着依山势而布局的古刹宫观,重檐叠阁,穿云抹雾,雕梁画栋,其“天门锁胜、拱城远眺、美女瞻云、龙池烟柳、山茶流红、鹤楼古梅、朝阳育鹤、古洞藏春”之巍宝八景,伴着奇花异草的芳香,伴着天籁袅袅的祝福,各自显现着神秘而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山势挺峻,满山古树葱茏,山中地涌青霞,花放异彩,古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故名巍宝山。

这是一片好土地。重重山,重重树,山阶幽寂,四顾苍茫。站在巍宝山上,只看到山山水水,生生息息,千年如是。因山势挺峻,满山古树葱茏,山中地涌青霞,花放异彩,古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故名巍宝山

与其它高大的山脉相比,巍宝山并不算高。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巍宝山主要以南诏发祥地出名,明代以后则是以道教圣地而闻名。据史可查,自汉代时,陆续就有道士在此山中潜修传教。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曾传入该地区,山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张天师的故事。三国时期,孟获之兄孟优得异人授以仙书,居巍宝山中,以方术济人。据明代谢肇浙《滇略》卷六记载,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宝山传教。民间又传说吕洞宾亦曾云游至巍宝山,并在山中传教。自唐代开始建筑道观,明清时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道人移居巍宝山,先后在山中修建了准提阁、甘露亭、报恩殿、巡山殿、文昌宫、主君阁、老君殿、玉皇阁、三皇殿、观音殿、魁星阁、三清殿、三公主殿、财神殿、青霞观、灵宫殿、斗姥阁、培鹤楼、含真楼、长春洞等二十余座道观殿宇,至清代巍宝山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道观香火极其旺盛,山中宫观林立,成为道教丛林,十方道士往来不绝。民国期间,前往巍宝山出家清修的道士亦为数不少。解放后,巍宝山的道教宫观庙宇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保护,从1982年开始,当地政府逐年拨款对山中的道教建筑进行修缮。

山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有二十五座道教宫观殿宇,其依山就势,布局巧妙,工艺精湛,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形成了规模庞大而完整的古建筑群,被称为“古建筑博物馆”,成为历史学家、古建筑专家考察和研究的宝库,位列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古老的宫观殿宇,古老的壁画和雕刻,古老的诗词匾对,造就了一座“巍宝仙踪”的道教名山。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睿智的祖先们创造了许多神话,经过岁月的风烟洗礼,作为中华民族之精粹的道家文化便粲然于民族与宗教文化大观林。作为中国的道教名山巍宝山,自古至今也有不少的道教的仙话传说。早在汉代孟获逞武,诸葛亮攻心,上演“七擒七纵”戏剧之时,孟获的哥哥孟优比诸葛亮还道高一筹。他认为斗志虽可显一时之功,攻心或可求得一世安宁,但要求得百世和谐,千秋稳定,莫如修道传教,教化子孙,那个时候,巍宝山就被孟优选定为修道传教之地。至今,山中孟优墓、孟优井等遗迹依稀尚存。

勤劳智慧的巍山人民,亦早早地创作了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之传奇故事,使得巍宝山变得更加神奇而美丽。传说道教教祖太上老君曾云游至巍宝山,在山上点化南诏始祖蒙细奴逻,并在山中传教。胡蔚本《南诏野史·细奴逻》条记载:“唐太宗贞观初,其父舍龙,又名龙伽独,将细奴逻自哀牢山避难至蒙舍川,耕于巍山。”随后受建宁国白蛮王张乐进求的禅让建立了大蒙国,自称奇嘉王。之后又由他的子孙统一了其它五诏,建立了中国西南显赫一时的南诏国家政权。这个南诏国的最初发祥地就在巍宝山。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思想学说为旗帜的思想家、哲学家,亦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在一次灵感骤发之时,顿觉大彻大悟,挥毫泼墨,写下了洋洋五千言,即后人称之为《道德经》的伟篇巨著。《道德经》阐天地之玄机,道做人之准则,述治国齐家平天下之理。传世之后,被后人奉为经典,亦为道教的形成和发展建盖了华丽而不朽的宫观。因为《道德经》,老子又被后人神化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蒙细奴逻离老子的时代不甚久远,只因为老子是神仙,因此老子到巍宝山巡看传道兴教之时,偶遇蒙细奴逻,或许早已看准了蒙细奴逻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遂点化之,自此兴盛了南诏政权,也兴盛了这一方的道教香火。

故事神奇而美丽,终归于传说。眼前的巍宝山则是有形的自然景致、道观人文建筑、南诏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结合。山中宫观密布,蔚为壮观。其山分前后两边,宫观建筑布局总的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特点:前山绵亘叠蟑,宫观多藏于密林之中;后山险峻陡峭,庙宇多依山势显建于岩壁之间。置身于这座穿越了千百年时空的历史文化殿堂里,生存在万物大地间的人们的心灵与思想总是如浴春风里。

巍宝山前山有一朝天门。朝天门又名准提阁,它是全山的总坊。按巍宝山风景名胜的自然分布,从这里的总坊向前,在前山经过白沙井、土主庙、文昌宫、玉皇阁、观音殿、青霞观、老君打坐石等殿宇,培鹤楼、含真楼、长春洞、望鹤轩、封川塔等庙观。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717.png

道教名山巍宝山

在山门可看到前中国道协会长黎遇航所书“巍宝仙踪”,沿途石牌坊上“青霞在望”,青霞宫山门两侧“青霞紫气”,青霞宫中“片石含青”匾和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巍宝山青霞观碑记”,还有南诏土主庙及庙中“南诏疆域图”、石刻“南诏图传”,十三代王铜像等,都在向你讲述一段从巍宝山源起,将仙气、王气、人气结合,同巍山、同大理、同云南有关的南诏历史。

巍宝山不仅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是南诏国开国君主蒙细奴逻的发迹之地。《蒙化志稿》载:“倮罗有二种,一种即古之罗罗摩,为哀老九族之一,唐南诏细奴逻之后。”也正因为此,今人便尊蒙细奴逻为彝族始祖。“新村流源远,始祖奴逻耕巍岭;彝族衍庆长,南诏发祥在巍山。”镌刻在南诏土主庙联中的“新村”指的就是巍山后山山下的新村——彝族聚居村,当年蒙细奴逻便居住于此、耕牧于此。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805.png

南诏土主庙(范健华 摄)

南诏土主庙,又叫巡山殿,是中华彝族土主庙的鼻祖。据载唐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接受南诏第三代王蒙盛逻皮为南诏开国诏主蒙细奴逻建庙塑金身的请求,下旨敕封蒙细奴逻为巍宝山巡山大土主,并在巍宝山修建南诏土主庙。当时建筑的土主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五百多平方米,建有大门、大殿、厢房、漏廓和厨房。大门坐南向北,两侧是漏廓;大殿居中,左侧有厨房;厢房位于东西两侧,形成一个宽敵的院落。大殿中奉泥塑的蒙细奴逻像高达一丈余,头戴赤莲冠,满腮胡须,身穿长袍,腰系玉带,脚打绑腿。在蒙细奴逻像的左侧塑文臣波逻旁泥像,右侧塑武臣郭郡矣泥像,文武各一,均着彝族服装。

彝族人民把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气质和精神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深受公认的历史人物尊崇为“土主”,把他神化并崇仰膜拜,因此巍宝山上的南诏土主庙就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产物,为本民族和家庭的保护神。南诏土主庙是彝族祖先崇拜第一座土主庙,彝族群众视蒙细奴逻为土主,自公元714年至今,世居的彝族同胞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定为祭祖日。每年此间,彝族群众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到此朝拜先王,祭祀大土主蒙细奴逻,这一习俗活动延绵千年而不衰。祭祀当天除隆重祭奠外,还举行盛大的踏歌活动,载歌载舞,场面十分壮观。旁边文昌宫内文龙亭有一幅壁画,就是描绘彝族踏歌的场面。如今南诏土主庙已成为全国900万彝族同胞寻根祭祖的圣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来自全国各地的彝族儿女欢聚一堂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祖盛典,追述祖先的故事、功德,并由神职人员彝族毕摩主持祭天、祭地、祭祖先,形成独具特色的彝族祭祖文化、浓厚的道教思想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854.png

龙池围栏印斑驳,踏歌壁画留珍遗。文昌宫,俗名龙潭殿

龙池围栏印斑驳,踏歌壁画留珍遗。文昌宫,俗名龙潭殿,始建于汉代,雄伟的牌楼,是文昌宫的山门,大殿与二殿之间,一池清泉,明澈见底,名“龙潭”,最初为当地土著彝族祭龙潭之所。两汉时孟获之兄孟优曾居此修炼,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因士兵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诸葛亮曾亲往殿内访问孟优解药以救士兵。明代重修后改称文昌宫,清代以后屡有修缮。主要建筑有大殿、中殿、道舍及厢房等;大殿内供文昌帝君,中殿内祀关圣帝君。三国时的关羽,从第一个给其封号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后,先后有十五个皇帝为其加封授匾,所以,他在道教中“关圣帝君”的身份应该是从历代皇帝褒封而来。关圣既是神通广大的伏魔大帝,又是忠义的人格化偶像,因此关圣的庙宇遍布城乡。文昌宫关圣殿的塑像造型为秉烛夜读《春秋》,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大约是“文教昌明”的昭示。大殿祀文昌帝君。文昌之名由来甚古,本指天上文昌六星,汉代则专指其中第四星司命星为文昌,初是司人年命,主掌生死的。晋代,蜀地梓潼县有一种地方信仰,称为“善板祠”,所奉神为张恶子。宋代以预卜科举功名甚灵验,多为读书人所信仰。至元仁宗延祜三年(1316年),梓潼神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把两个来源各异的神搞到了一处。文昌六星中,第四为司命,第六为司禄,梓潼神又多灵应于科举成名,成为专司升降禄籍的神也有理由了。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左右,又发明出两位侍从的童子来,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文昌既司人命、贵贱、禄籍,就不可随意地泄露天机,所以他的侍从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欲问前程,只能找文昌帝君本人。有这样两个侍从就可保密,又可大权独揽。

微信图片_20190312162919.png

松下踏歌——彝人之歌

文昌宫中有一龙潭,潭心建有文龙亭,这是一座六角形亭阁,两旁有拱桥相连,池阁镶有雕花础石栏杆。池旁杨柳依依,池水清澈如镜,亭影摇曳多姿,环境清幽,每逢月明之夜,月光洒在水池之中,清丽无比,被古人称为“龙池秋月”景致。而“龙池烟柳”便是巍宝山八景之一。亭左边临水墩壁上绘有一幅彝族“松下踏歌图”,为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95年)建亭之时所绘,再现的是明清彝族朝圣巍宝山举行踏歌活动的欢乐情景。这幅壁画长约1.2米,宽约1米,上半部分清晰完好,下半部分因为水渍,有些模糊。画面反映的是在群山峻岭中,一块宽阔的平地上,男女相杂、有官有民,在一棵古老的苍松下共39人围成圆圈携手起舞,踏地而歌;圈内3人起舞,吹奏笙笛,大步跳跃,其余男女老少随着歌头吹奏的笛子、芦笙节拍踏歌起舞,舞姿优美,各具神态;圈外亦有3人,吹弹扬扇,似在助兴。踏歌的人群中皆为彝装打扮,男的多穿长衫,罩领褂,女的着坎肩,系绣花边围腰,至今当地彝族妇女的服饰也还保留着画面上的式样。民国初年《蒙化志稿》记载:“时肥一足,作商半舞,其舞以一人吹芦笙居中,围绕唱土曲,其腔拍音节,皆视芦笙为起止。”这幅踏歌图壁画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完全一致,再现了两百多年以前彝族打歌的真实情景,与悠久的巍宝山歌会有密切的关系,是研究彝族风情、歌舞、服饰及社会生活的宝贵文物,也是西南诸省至今最早发现的罕见的古代踏歌壁画。这幅壁画的摹本,1983年曾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壁画在北京展出,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获得极高的社会声誉和评价。有专家称:像这样直接反映少数民族习俗的壁画国内实属罕见。

素有巍宝山八景之一“古洞藏春”之称的长春洞不是一个古洞,而是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道教宫观。在道教中,道师们修行、供奉神灵、斋醮祈祷的活动场所一般称为“宫”或“观”,道教有十洲三岛,十六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而神仙栖息的胜境阆苑,才称作洞天福地。如此说来,长春洞之“洞”,应该就是“神仙居留的洞天福地”了。有联云:“黄鹤从何处飞来,听长笛有声,楼头梦醒三更月;青霞于此间掩映,看名山如画,林下春藏一洞天。”描绘了长春洞一带的秀丽景色。而“古洞藏春”中一个“藏”字,更道尽了这座宫观从选址、建造到技艺的精巧和绝妙,也蕴含着中国以含蓄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和为人处事的玄妙。

坐落于巍宝山西麓的长春洞,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公元1715年),由贵州道人李法纪、杨发荫建,后由道人杨阳会改大殿为二转楼,光绪年间道人杨老七、张朝用又重修厢房和花园,遂建成了保留至今平面布局规整的八卦图案,九楼十院的道观建筑格局,其构思严谨,结构精巧,布局艺术堪绝。殿内祀玉皇大帝、雷祖、土地、马帅、灵官等神像。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014.png

巍宝山长春洞(范健华 摄)

长春洞建筑式样新颖,出阁架斗,雄伟壮观,其精湛的建筑艺术令众人称“绝”,尤其是雕刻绘画艺术精湛不凡。大殿的格子门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和花卉鸟兽图。每扇格子门上的雕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者无不惊叹。大殿格子门中间的窗壁上雕刻着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和宇宙万物图,象征“日月向心,滋生万物”。大殿的天花板中央有一个每边长约35厘米的八角形藻井,藻井内壁上有一幅黑色的八卦图,镂空雕龙盘曲其中,堪称雕刻工艺珍品。大殿承隔板上,绘有50幅彩色壁画。四方绘伞盖、执幢仙女、五祗六神,其余绘历代祖师、各洞神仙,俨然一座神坛。道教徒从其神仙信仰出发,向人们构想了一个灵奇的神仙世界,在这一世界里充满了感性、美好和瑰丽。真人乘云御风任意逍遥,仙姝轻歌曼舞乐奏九天,仙厨溢香非凡间所有,仙府金阙惟天上可寻。此外,大殿两边窗壁上保存着“二十四孝图”,画面生动,景物逼真,人物栩栩如生。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钱塘章煦题书悬挂在长春洞山门的“长春洞”一匾,一语双关点出长春洞“六月尤留三月景”的景致和全真道祖师爷邱处机(道号长春子)的关系。大殿正中的“万象中涵”“凌云塑阙”匾额,都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5月,长春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名山自然有名道长的主持。逍遥道长是长春洞的住持,其擅长吹奏洞箫,箫声幽远飘逸。崇慧道长擅绘牡丹,擅弹古筝,古筝声声清远。每当夕阳欲落于千里哀牢山的莽莽苍苍之际,或在遥忆金戈远去铁马声息的闲庭信步中,信听洞箫声、古筝声交织缠绵,让山更幽静,让林更寂静。

崇慧道长每日给玉皇大帝敬香。玉皇阁,供奉的神像较为集中,展现了巍宝山道教神仙系统宏大场面。玉皇阁建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8年),山门为灵官殿,内供的灵官为道教的护法神。过了山门,殿宇飞檐重叠,巍峨壮观,一进四院,依山就势,层层而上:四帅殿、天师殿、三官殿、吕祖殿、玉皇阁、依云阁渐次列布。里面祀奉着天、地、水三官,吕祖以及财神、灶君诸神。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这里都要举行洞经会,古乐悠扬,热闹非常。在巍宝山所有道观里,只有玉皇阁建有后殿,供奉着玉帝的父母及其诸仙。崇慧道长在巍宝山仙修十余年,是唯一有诸多建树的女道长。尽管,她的弟子中有男也有女,用道家术语说,有乾也有坤,但大都来来去去,云游四方。

青霞宫又叫老君殿。老君是老子的化身,本来应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在道家的神仙榜上,却又另立了一位玉皇大帝,如此,老君的地位屈居第二。此处山形如一把椅子,青霞宫刚好坐在椅子里。这里,古木参天,藤葛攀附,空气湿润,许多《本草纲目》上记载着的特效中草药便藏置其中。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道长曾居住在青霞宫里,他叫江泽民,道号水德,于1993年被魏山县人民政府从武当山请回主事,现已乘鹤而去。江老道长一生喜医、好医、善医,居老君殿之后,倾心采集近旁药材,辩证配方,救治了不少患疾百姓,如此,声名远播,引得海内外同胞不远千里万里,络绎不绝地前来求医。今目的青霞宫里,道家弟子及道场已蔚然大观。

“群芳丛里占鳌头,独隐深山度春秋”,每次上巍宝山,我都要怀着崇敬与期盼相交织的心情,去仰望那株经历了几个世纪风雨沧桑,见证了万物兴衰荣枯的古山茶。

山茶位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而在巍山,那些藏匿在大山深处的古山茶,更是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其中巍宝山乡茶克塘村的“玉带紫袍”,五印乡岩子脚村的“金蕊蝶翅”,青华乡民胜村的“平瓣独心大理茶”,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印证着巍山栽培山茶的古老历史。特别是巍宝山古山茶,树龄300多年,2008年2月28日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现场测量,树高18.43米,胸径39.6厘米,冠幅东西6.4米,南北达7.4米,被认证为人工栽培最高的山茶花树。据国际茶花学会总裁格力高力·戴维斯先生等专家鉴定,这株古山茶当属世界上最高的茶花树。

这株生长在巍宝山灵官殿内的山茶树,是明代晚期由道人种植在花台内的,品种为狮子头,俗名九心十八瓣。据民国初年《蒙化志稿》记载,这株茶花“大可合抱,高三四丈,花时蓓蕾,艳丽异常”。在300多年后的今天,它并没有因为孤寂而自暴自弃,而是一直顽强地生长着,因此树高耸过屋,又紧挨大殿,盛花时满树红花,数百朵茶花竞相绽放,花大如碗,红似胭脂,照红殿宇,因此又称“照殿红”。高大的古茶树与雄伟的建筑相辉映,构成古朴的“和谐之美”,也成就了巍宝山“山茶流红”的景致。

山道弯弯,峰回路转间,不觉已到巍宝山顶。山顶有座凌空欲飞的殿阁名叫斗姆阁,里面祀奉的斗姆为道教女神,为北斗众星之母,故名斗姆。斗姆雕像3眼4头6臂,显示其神通不凡。旁立者为金童玉女。巍宝山斗姆阁在国内道教之中是极富盛名的。斗姆阁为巍宝山登临揽胜佳境,近观前后,林海茫茫,殿阁历历,放眼远望:巍山古城,城方若印,畴似棋盘,瓜江如带,一派锦绣风光。此是巍宝山八景之一“拱城远眺”。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051.png

巍山古城

巍宝山除大量道教宫观外,也还有一些佛教寺院,如观音殿、甘露亭。巍宝山道教形成发展过程中,佛教也曾在这里与道教争雄斗胜,同时也有相互的影响和融合,突出表现在“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传说,蒙细奴逻生前,太上老君点化其为南诏王,死后封其为巡山土主,成为云南道教的“巡山神”,即云南道教的一尊主神。这一传说说明中国汉地道教传人云南,为了更好地得到发展,必然要植根于云南民族原始宗教中,吸收营养,与之结合、融汇的特点。

登巍宝山的路上,有一种景观会被行人注目,那是一座座古老而久远的墓群。墓碑上全真羽士某某某的字样,让你不得不驻足细看。台湾作家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也把以邱处机为首的诸多道长,塑造成道家英雄,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光。在这个墓群中,或许能找出与《天龙八部》有关的蛛丝马迹吧。

巍宝山上的25个宫观,以及山麓处散落的几处村舍,便是道家神仙与俗世之人共有的乐土。由此,道家神仙演绎出天人合一的浑然境界,俗世之人演绎出魁雄六诏的丰功伟煌。

松涛荡漾灵鸟声,青墨染透深涧溪。

素亭谷草净无泥,道袍香飘仙人迹。

老子已经离我们远去,那条驮着老子,负载着中华民族巅峰智慧的独角青牛,也早已不见了踪影。盘桓在青石铺就的游道上,在青霞官的一侧,看得见的,是一块端面平整的巨石。上面,曾经在1600年前,端坐着老子的化身太上老君,他以其特有的方式,点化了南诏始祖细奴逻,开始了南诏王国的雄图大业。今天,在清平盛世祥和的时光里,巍宝山又迎来了香火鼎盛的时期。

自凡尘中来,也回俗世中去。沿石梯,蜿蜒而下山,有清流相伴一路,苔痕青青,草色正浓,横柯上蔽,疏条交映,点点余辉,斑驳洒落。

下山途中,友人问:来斯为何?答:只为巍宝寻仙踪。

土主崇拜:彝人祭先祖

《巍山彝族简史》载文:彝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而巍山则是彝族居住、生活、开发较早的地区及彝族土主文化的中心,在云南乃至全国彝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片土地上发祥过南诏国、左氏土司,发生过李文学起义等彝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628.png

巍山彝族“腊罗拔”(阿有高 摄)

彝族是最早生活在巍山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土著民族,两汉时就在巍山定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邪龙县昆明夷”的记载。彝族,西汉时名为“昆明”,唐代名为“乌蛮”,元明清时称为“罗罗”,新中国成立后才定称为“彝族”。巍山彝族按照自称分为两支。一支是自称“腊罗拔”的彝族,全县均有分布;另一支是清末时期迁来的、自称“格尼蒲”的彝族,为数不多。巍山彝族已有2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封建地主制等社会发展历程。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巍山彝族,和各民族一起,战天斗地、勇于开拓,不断开发和建设着巍山这片热土,创下了不朽的业绩。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502.png

祭祖仪式上的彝家姑娘

唐代的南诏国,是彝族历史上可浓墨重彩书写的辉煌篇章,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传,一天蒙细奴逻夫妇正在巍宝山耕田种地时,太上老君变成一位美髯长须老者,李天师、张天师分别变作两个童子,一齐前来试探蒙细奴逻。太上老君见他们夫妇为人善良诚实,便在他耕种用的犁耙上用羽毛扇连敲十三下后突然升天而去,预言蒙细奴逻及子孙后代将富贵为王。果然后来蒙细奴逻成为南诏第一代王,沿袭十三世。

传说总是一种美好愿望的体现。但是,这个传说,却体现和表达了以细奴逻为代表的南诏各族人民,以及今天生活在巍山甚至云南境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原文化的接受、仰慕和崇敬。

揭开神话传说的面纱,其实它反映的是南诏国初期的一段历史。巍山,南高原苍穹天宇下一方地域,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唐贞观初,为逃避仇家追杀从哀牢地区迁徙到巍山的“乌蛮蒙氏”蒙细奴逻,悉心耕牧于巍宝山,依仗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其胆略超群,才智过人,而且家人又乐善好施,颇得民心,在沐风栉雨于巍山各民族中二十余年后,蒙氏家族日渐富庶,蒙细奴逻更以高超智慧和强大实力开疆拓土,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取代了张乐进求建宁国大将军的位子,在巍山境内建立了蒙舍诏,当上了蒙舍诏主,并修筑了雄伟的图王城,改国号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因蒙舍诏位居洱海盆地之南,又称南诏,南诏于此从神话走入现实。何为南诏?樊绰《云南志》卷三说:“蒙舍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所谓诏也,《旧唐书·南诏传》则说:“蛮谓王为诏。”即称首领。唐永徽四年(653年),唐王朝封蒙细奴逻为巍州刺史。

南诏历经高祖蒙细奴逻、世宗蒙逻盛炎、太宗蒙盛逻皮,到第四代蒙皮逻阁时,蒙氏在巍山经营了四代霸业,计90年。在这90年中,由于四代诏主的励精图治,加之中原王朝的扶持,蒙舍诏发展壮大,称霸一方。极具雄才大略的诏主蒙皮逻阁,南征北战十八年,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唐王朝的帮助下,统一洱海区域,建立起显赫一时辉煌一时的南诏政权。南诏国(包括在巍山建立的蒙舍诏)世袭传位十三代,历经253年,其政权几乎与唐王朝相始终。南诏在它最强盛的时候,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全省和四川、贵州、广西、西藏的一部分,势力伸及越南、缅甸、老挝。其辖地《新唐书·南诏传》写道:“东距离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

公元739年,蒙皮逻阁迁都大理太和城,从此告别巍山。

这是一个时间悠久的传奇。当你寻历史古迹,走天之涯,涉陆之遥,便可在蜿蜒万里的红河源头看历史沧桑大戏过眼底,在莽莽群山起伏中的巍宝灵山上寻皇家祖脉遍地英雄气息,在丝绸古道上彝族人民高亢的歌声中读出远古先祖之路艰难,在今人与造物主默契相偕的南诏古城话说当年慨叹沃土造福。

南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唐朝的政治与社会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中国西南边疆的巩固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诏国的建立、生存和发展,不但是彝族人民的光辉史,同样是当时生活在今云南这片土地上的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汉族等各族人民的骄傲。

南诏作为一个与中央唐王朝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体存在了253年,连同后继的大理国政权,历史长达6个世纪,其间孕育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南诏文化,并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诸如始建于明洪武23年(1390年)的巍山拱辰楼、保持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长达两公里的南诏古街、南诏土主庙等一大批历史实物形态,以及延续祭祀传统的土主崇拜、源远流长的南诏古乐、独树一帜的雕刻、绘画艺术等众多的和谐生态文化,无一不体现着厚重的南诏文化。

位于巍山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巍宝山,是中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还是南诏开国君主蒙细奴逻的发迹之地。

置身于“返璞归真”的道家哲学和“天人合一”的彝族文化相映相融的这一方天地,其所承载的南诏历史沉重如前。在众多的殿阁寺宇中,一座飞檐高翘,重楼高耸的古刹,掩映在一片苍翠的绿林之中。悬挂于山门的巨匾上“南诏土主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赫然醒目,生动地记录着古南诏国辉煌历史与沧桑巨变的遗迹。

翻开这部彝族南诏文化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土主文化,而南诏土主庙这一千年古庙当属土主文化的代表,成为了“中华彝族祖庙”,成为全球彝族同胞寻根祭祖的圣地——因为那里供奉着彝族同胞的祖先蒙细奴逻。

彝家人把细奴逻尊为巡山老爹,因此,这土主庙,当地人又称为巡山殿。据史料记载,坐落在集“全国道教名山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多顶桂冠于一身的巍宝山中的南诏土主庙,是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李隆基恩准南诏第三代王蒙盛逻皮为其祖父南诏第一代王蒙细奴逻盖庙塑金身的请求,下旨盖庙,并敕封细奴逻为“巡山大土主”。南诏土主庙由此成为全国广大彝族最早的总土主神庙,蒙细奴逻以及其他十二代王也由此被奉为彝族的大土主。以后,南诏在各地纷纷建盖供奉南诏诏主的土主庙,到南诏中后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凡南诏势力到达的地方都建盖有供奉南诏十三代王的土主庙。

土主崇拜以巍山土主庙为中心向祖国西南辐射,在哀牢山区及其邻近地区,乃至云南全省、川西南、黔西北等南诏统治势力所达的彝区及彝汉杂居区,出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土主庙宇。追根溯源,彝族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就在西南地区绵延相传,而中华彝胞的根在南诏土主庙。南诏土主庙在巍宝山仅居一隅,但它作为全国目前最大、最古老的土主庙,凝结着深邃的宗教信仰和厚重的彝族文化,土主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南诏历史和彝族文化的“活化石”。经南诏文化研究专家研究发现,不论分布在西南彝族地区的土主庙有多少,各地彝族同胞都把巍宝山上的土主庙内供奉的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奉为彝族大土主,把其他土主庙里的土主奉为一方土主,受彝族大土主细奴逻的管辖。因此,巍宝山的南诏土主庙是总土主庙,是中国所有彝族地区土主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也是所有彝族地区祖先崇拜的中心和彝族群众祭祖的圣地。专家认为,这种分层次、分等级的祖先崇拜连接了中国彝族群众的族源、亲源关系,稳定了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南诏土主庙历经沧桑,成为南诏历史的见证,成为南诏政权兴衰的缩影。后人进庙悼念时多发感叹。郡人童玉光在土主庙蒙细奴逻泥像外侧题过对联一副:“宝岫著奇踪,想当年玉杖频敲,十三传相承霸业;名山开胜境,幸此日音容宛在,千万载咸仰神威。”民国年间,有郡人李汝珍在大殿上题对联一副:“问南诏五百里河山,寸土皆非,归来福地洞天,不忘昔日耕耘处;与李唐十三传终始,雄图何在?似此闲云野鹤,或遂当年崖穴心。”对联中道出了南诏第一代王曾耕耘于巍宝山,统治时间与唐王朝相始终,并且传位十三代的史实。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谈起中华彝胞,追根溯源,根在南诏土主庙,魂也在南诏土主庙。其有着1300多年前古南诏国深深的历史烙印!是全国980万彝族同胞灵魂的栖息地,是所有彝族同胞延绵千年血脉的根基,是见证天下彝族血脉相连的源头!

土主文化堪称南诏根源文化的经典之最。彝族盛行祖先崇拜,大理巍山最古老的世居民族——彝族的腊罗支系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土主文化就是全彝族盛行的祖先崇拜的产物,为本民族或家族的保护神。彝族把真正能代表本民族气质和精神、对社会有突出贡献、深受公认的历史人物尊为“土主”,把他神化并崇仰膜拜。于是,作为南诏国的开国君王细奴逻,就自然地被封为土主神并供奉于土主庙中。彝族古时实行父子连名制,比如先王细奴逻,其子逻盛,其孙盛逻皮,重孙皮逻阁,接下去就是阁逻凤、异牟寻(因其父凤伽异早逝,未袭南诏王,其子异牟寻继位)、寻阁劝、劝龙晟、劝利晟(劝龙晟之弟)、劝丰祐(劝利晟之弟)、世隆、隆舜、一直传到舜化贞,王位直传十三代。所以,当地的彝族就有十三位土主。

随着土主庙宇的出现,彝族毕摩祭祀中赞颂南诏丰功伟绩的史诗般的经卷也便有了传承的载体。毕摩口传的经卷记载了众多有关彝族起源、风土人情及南诏兴亡的经历,经文中既有彝族同胞对自然和神灵崇拜的记述,也有许多关于彝族人对源于南诏的众多文化的真实记载。

自公元714年至今,各地彝族同胞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定为祭祖日。每年此间,彝族群众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寻根祭祖,祭祀大土主细奴逻,这一活动延绵千年,至今从未间断,仍兴盛不衰。为纪念蒙细奴逻这位英雄先祖,世居的彝族男女老少,于每年的正月十六(据说是细奴逻的生日)都要到土主庙聚会,杀猪宰羊,朝拜先王。祭毕,彝族人在欢乐的唢呐声中,在院内撒上松毛,席地而坐,有说有笑共进晚餐。当一轮圆月缓缓从山头升起的时候,彝家的子民们,便不分男女老幼,吹起欢乐的芦笙和竹笛,耍起大刀,纷纷围绕着熊熊的篝火打歌欢唱踏歌起舞。光焰映红了一张张被经年阳光和艰难灼伤的中年人的脸,无所求而安详慈和的老者的脸,彝寨里姑娘们鲜花盛开般的脸,还有天真快乐的孩子们无邪明净的脸。歌调悠扬婉转,歌手们从人类的起源唱到彝家的繁衍,从蒙舍的兴起唱到霸业的兴盛,从先王的恩德唱到今生今世的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已有近1300多年历史的南诏土主庙,自建盖以来,历经多次维修。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巍山县文化局依据原格局及风貌进行维修,使得这一重要的土主文化载体得以保留和延续。1999年南诏土主庙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以来,为加强南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塑造“彝祖故里”品牌,打造全国彝胞寻根祭祖圣地,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各地彝族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巍山县实施了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在老殿后扩建了一院唐代建筑风格的大殿、偏殿、厢房,并改扩建了山门。在高高的殿堂神坛上,蒙细奴逻塑像头戴高筒王冠,身穿圆领宽袖长袍,手持朝笏,脚登云鞋,神态庄严。左右塑一文一武两侍者,文官为波罗旁,武将为郭郡矣,都身穿彝族服饰,偏殿分别供奉蒙细奴逻父母和唐建宁(今弥渡红岩)国王张乐进求女儿、其妻三公主,两厢供奉十二代王和蒙凤伽异。

值得一提的是,南诏土主文化体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南诏国第一代王蒙细奴逻的妻子是当时白族的三公主,她也成为了大殿中的一尊女性塑像,这充分表明了彝族与白族的文化相融交汇。而道教文化源于汉族,却在巍宝山与土主文化同存共荣,亦体现出交汇融合的包容性。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公元2007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初八,是大理彝族的传统佳节。下午2时整,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竣工典礼在位于巍宝山的南诏土主庙大门前广场上隆重举行。典礼在响亮的鞭炮声和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南诏土主庙内,极具古典色彩的青石板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松针,旌旗飘扬,唢呐阵阵,香烟缭绕,古乐飘扬,人潮涌动。身着节日盛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彝族同胞们,以彝族人民特有的风俗,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祭祀南诏国第一代王蒙细奴逻及其十二代子孙,深切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352.png

彝族毕摩敬天祭祖

开光大典由云南省道教协会主持,并为19尊铜像开光。

祭祖活动完全按照彝族风俗举行。随着主持人庄严宣布:“南诏土主庙祭祖活动现在开始!”象征着南诏国十三代王的13响礼炮响彻巍宝山上空。分别站立在大殿四周的26名彝家民间唢呐手,依次整齐地奏响大乐、中乐和细乐。身着毕摩服的毕摩,开始虔诚地诵读毕摩经,将祭祖活动引入一个神秘玄灵的境界。

敬天祭祖,踏歌飞扬。夜幕降临,参加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竣工典礼开光祭祖活动的各地来宾,聚集在广场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彝族同胞一起,围着篝火,尽情踏歌,体验“彝族打歌之乡”火一样的热情,感受南诏发祥地的无限魅力。奔放的步伐跃动在青石板上,发出一阵阵铿锵声响,合着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悠扬的曲调和动听的打歌调深深地响彻天际。

从这一天起,南诏土主庙这一原本名不经传的庙宇,成为“中华彝族祖庙”,成为全球彝族同胞寻根祭祖的圣地,成为中华彝胞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象征。

南诏土主庙,承载着1300多年前南诏古国深深的历史烙印!

南诏土主庙,是全国980万彝族同胞灵魂的栖息地,是所有彝族同胞延绵千年血脉的根基,是见证天下彝族血脉相连额源头!

微信图片_20190312163258.png

“中华彝族祖庙”——南诏土主庙

从2007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峻工典礼暨中华彝族祭祖大典以来,顺应彝族祭祖的传统习俗,巍山县人民政府将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农历二月十五定为彝族祭祖节。从此,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成为全国980万彝胞寻根祭祖的圣地,二月初八的中华彝族祭祖大典上,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华夏彝族同胞齐聚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参加庄严神圣的祭祖仪式。唢呐阵阵,香烟缭绕,古乐飘飘,祭祖大典上,毕摩神秘庄严,虔诚地诵读毕摩经,为前来祭祖的同胞洒水祈福,其弟子向南诏王敬献三牲、鲜果、净水,敬献南诏古乐,以此禳灾祈福,祈求先祖保佑后裔子民们平安吉祥。南诏开国始祖细奴逻及子孙共十三代传承的南诏国传奇历史,通过巍宝山南诏土主庙传统的彝族祭祖仪式,娓娓而来。

“伟哉大哉,中华气度如海。兄弟民族几十个,共创文明数千载。彝家英雄细奴逻,起于巍山走天外。经营祖国大西南,开创南诏十三代。兴亡关乎中古大局,功过任由后世评裁。巍巍然胜迹长存,浩浩乎正气永在。抹去千秋风雨,先祖畅然心怀。故地尽是山河锦绣,子孙多为中华英才。辉煌祖堂,今日重光。告慰天灵,伏惟尚飨。”

这篇《求是》杂志原总编辑王天玺撰写并宣读的中华彝族祭祖节祭文充分体现出了彝族宗教信仰中最核心的部分——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世界大多数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种宗教习俗,由神明及图腾转变而来。彝族作为一支较为古老的少数民族,先祖崇拜是其最核心的原始宗教,和其他民族一样,彝族也经历了神明崇拜、图腾崇拜的阶段,随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态的转变,人们意识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宗教信仰也由最初的神明崇拜转变为以先祖崇拜为主。

彝族传统思想认为,人有灵魂,死后有三魂,其中一魂在人去世后便留在原来的家里,庇佑后代子孙,给家庭带来好运。对祖先的崇敬,甚至超过了对彝族天神“格兹天神”和对火的崇拜。为了不让先人的灵魂流离在外,也为了使之成为护佑家庭的善魂,彝族先民想了不少办法安定灵魂,首先在人死后把游灵召回附在祖灵牌上接受家人的供奉,若干年后,再将之作为族灵,固定时间对其进行祭祀活动。

遥远的缅怀仪式和祭祀活动,早已沉埋在飞速而逝的时间里,这些仪式在当时的盛况已很难复现,但其具体形态,内容和形式却被彝族人民传承了下来。今天,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依旧沿袭了曾经的一切,他们虔诚、敬畏地进行着重复了千百年的内容,安顿先祖们的灵魂,悼念他们的功绩,也传达了彝族人民祈愿五谷丰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并祈求祖先庇佑后代子孙繁荣昌盛,安康福乐。

在中华彝族祭祖节上,我踟蹰于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大殿“南诏疆域图”和《南诏图传》的红砂石浮雕前,望着神坛上这位声名显赫的诏王,浮想联翩。从太上老君的试探暗语,到《南诏图传》画卷中观音点化的传说,都源于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但它却说明了由汉族地区传入巍宝山彝族地区的五斗道教,经历了根植于南诏时期彝族土主崇拜的原始宗教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巍宝山道教兼融土著民族原始宗教的特点,造就了细奴逻这位历史人物“土主巡山神”的双重神职身份。然而,无论宗教传说如何对细奴逻加以神话,细奴逻仍是一个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位值得受人尊敬的英雄。没有细奴逻就没有显赫一时的南诏古国及其灿烂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回去吧 回到梦中的故乡

让我们回去吧 从不同的方向

告诉我 是谁在轻声地召唤

那声音飘过千年的时光

我仿佛又闻到了松脂的清香

我分明又看见了祖先的骏马和牧场

让我们回去吧 让我们回去吧

那些曾经有过的欢乐和悲伤都会成为过去

让我们回去吧 让我们回去吧

我们要在那里又一次尽情的倾诉歌唱

诗人吉狄马加创作的《让我们回去吧》,歌声悠扬与力量,深深回旋天际。

让我们回去吧,我们要在那里再一次获取生命的力量……

敬天敬地敬亲人,喝下这碗祝福的酒,保你平安喜乐

山风弹奏着万顷松涛,把古老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古老的艺术,舒展成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探秘中华彝族祭祖,会闻到山风里裹着灵性的历史气息,甚至拾阶观景的脚步都有一种沉重感。

祭祖毕,迎着徐徐山风,顿感神清气爽。这是一片福地,重重山,重重树,山山水水,生生息息,千年如是。(字如方)

责编:李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