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两代非遗人的文博会

2019-08-12 16:31:24来源:海外网
字号:

“都很有意思,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20出头的杨佳基第一次跟着父亲晋宁区鸟笼非遗传承人杨春来参加今年的省文博会,感觉场馆里什么都是新鲜的,他大多时间都不在自己展位上,而是到处去溜达,而父亲杨春则气定神闲的在展位上为大家介绍着自己的鸟笼,接着订单。几届文博会,晋宁展区的非遗项目参展的传承人已然两代,而两代人都有着和文博会不一样的故事。

杨春和杨佳基:一个做一个卖

鸟笼制作的非遗传承人杨春至今还遵循最传统的制作工艺,现场破竹、割竹片,手起刀落不留一点破绽,让在场的人无不称奇。将整根竹子从中间切割成长1米左右的竹片,然后将竹片裹在稻草燃后的余火里加热,再根据鸟笼的形状,将竹片弯曲到所需程度,以便制作底座。制底座的竹片弯折好后在上面钻孔,然后开始安插鸟笼的“栅栏”,这就涉及“拖丝”,将直径差不多的竹片装入带有利刃的金属孔洞里拖拉一番,之后,适合底座的圆形竹棍就制好了。而现场展示的杨春的笼子会配以他独特的“老鼠偷葡萄”鎏金珐琅大银钩,显得更加精美。

ee95ce15933ca0b2d020f5bed0aed20.jpg

然而,4年前杨佳基从外打工回来,就跟着父亲“做”鸟笼,然后不一样的是,杨春负责做,而杨佳基负责卖。杨春已经是第四年参加文博会,来往市民对他的手艺都赞不绝口,而他在淡定地等待真正的买主,而杨佳基则广泛打开思路,把父亲的鸟笼宣传出去。

李丛仲和李志明:继承父亲的遗志

2017年的晋宁展区有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乌铜走银父子兵齐上阵,他们在现场用刻刀“走银”,父子间配合默契,一幅栩栩如生的竹子图就展现在大家面前。对于传统的乌铜走银,李丛仲和他的儿子李志明有着新的见解, “老古董也要有创新,不能是一味按照古方来制作。”在两辈手艺人的推动下,让云南人乃至全中国人增加了对乌铜走银的认可。 “乌铜走银九曲鸳鸯壶”,从外观看,与其他壶别无二致,而壶内却别有洞天,执壶之人以机关控制气压来控制液体流况,从同一个壶嘴里能够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李丛仲用2000个饮料瓶做实验,研究九曲鸳鸯壶的工艺构造,花两年时间才完成合适的机关设计模型。

“我会继续做下去,把父亲的手艺传承下去,再传给我的儿子,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李志明说,2018年父亲去世,他今年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来参加文博会,文博会对于他而言,是个美好记忆的地方,也是把父亲遗志传承下去的地方。

袁坤林和袁中艺:叔侄作品各有千秋

“原来是自己出钱去参加各种展会,现在是被邀请着,手艺人日子也渐渐好过了。”32岁的非遗传承人袁中艺也记不得是第几次参加文博会,之前是自己出钱去参加,现在是政府来帮助手艺人搭建这个平台,他们也更注重于宣传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售卖。

袁坤林和袁中艺是叔侄关系,他们的乌铜走银手艺都师成于袁家的老祖,传到袁昆林是第三代,而袁中艺是第四代,虽然是同一个师傅,在渐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之前14万卖了一个八宝香炉,八个壁上分别雕刻着藏八宝和万花字,用时近两年时间。”袁中艺介绍,自己更擅长于吸收一些新鲜的事物,而袁坤林专注于制作晋宁当地的图案,例如“古滇神韵壶”。

斑铜肖冰:从文博会走出去

斑铜工艺是云南独有的民间工艺,始创于明末清初。经红土高原上历代艺人的继承和创新,斑铜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文博会走出去,走向全国。”云南集古隆铜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的肖冰介绍,斑铜工艺产品在省内外享有盛誉,晋宁郑和文化广场的郑和铜塑像就是代表之一。而现在文博会上,肖红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斑铜这项工艺,所以她这次参展的作品以精细的小件为主。(文 黄丽萍、童亮亮)

责编:吴迪、姚凯红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