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晋宁展现文创初心

2019-08-13 08:23:45来源:海外网
字号:

8月8日,云南省文博会如约开展,在6号昆明馆里,展现着各个县区的特色,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场馆设计,五颜六色的造型,不禁让人发问,文创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原色晋宁

纯木设计彰显生态味道

灿烂悠久的古滇文明、影响世界的郑和文化,这些都是晋宁“原产”的骄傲。此次文博会晋宁展馆,主打的正是晋宁原味特色。

结合古滇国干栏式建筑的特点还原的“古滇之门”,为市民打开了一道通往晋宁历史的通道。一条宽2米、长7米的木质大长桌拉开了晋宁展览的序幕,桌子上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多肉植物在展品间形成了天然隔断。印有滇池扬帆泛舟的背景板,展现了晋宁53公里的沿岸线以及滇池泛舟的生活场景。展区里面,搬进了一棵“大树”,非遗鸟笼和民族工艺品都在树上展示。

“其实展区都是新装修的,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装修材料的气味,走进晋宁,却闻到了木头香和泥土香,这让我们很好奇。”市民姚女士对晋宁展区的看法正是晋宁展区设计的初衷,展区着重采用了木和布进行布置,原木设计不用油漆,也是“原色”主题的体现,展示云南文创的元素——金、木、土、石、布。

“整个晋宁馆今年可谓是 ‘土’到底,没有过多的装饰,全都是用纯木打造的。”晋宁展区设计师介绍,晋宁的郑和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等可谓是底蕴深厚,而近年来晋宁文创以“卡通小郑和”为代表正在蓬勃发展,无论是郑和文化里的船、古滇文化里的干栏式建筑,还是民族文化里的火把节等,木头都在晋宁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次用全木结构来做,就是用最基本的“木”元素,把晋宁所有文化进行还原和升级,同时也想告诉人们,晋宁文创发展的初心。

a8fec7599b49699d8c4b08984a5eb2c.jpg

原味晋宁

最“土”展区展示“花心”洋芋

场馆内,除了文博会的“常客”——省级非遗项目斑铜工艺,以及彝族刺绣、竹雕鸟笼等经典之作,此次晋宁展区还增添了不少“原味”。现场切开的昆阳卤鸭,很快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品尝。工作人员介绍,一坛卤水传承了5代人,历史近300年,是地道的晋宁原味。

一款以“郑和”命名的茶叶,引起了记者的好奇。郑和天元号茶叶是晋宁与普洱合作的扶贫项目之一,当年郑和下西洋将茶叶带到世界各地,天元号是郑和宝船的名字,而郑和天元号茶产品的诞生,让郑和文化与茶文化交融,传播得更远。晋宁展区的设计理念,是将古滇生活情景与晋宁特有的郑和文化、本地风物结合,展现最质朴的晋宁原色。

来自晋宁二街鲁黑村的工作人员们,现场搬运带着红色泥土的“变心”洋芋,为了保证文博会展出的洋芋绝对新鲜,都是鲁黑村民大清早才从地里挖出来,还带着湿润的红泥土。这是鲁黑村在乡村振兴计划里试种的“彩色洋芋”,切开后可以看到独特的颜色和花纹,比起其他洋芋,这些高海拔上的洋芋喝山泉水长大,更生态,花青素与淀粉含量也较高,并饱含硒元素。“市民们看中了自取付钱就可以,我们相信他们。”土味的洋芋也有最土的卖法,市民挑选完自助付款即可。

除此之外,晋宁的非遗项目乌铜走银和鸟笼,以及颇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都在展示中。近几年来,晋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滇国故都、郑和故里、世界磷都、佛教圣域、民俗秘境、湖滨新城”6大文化元素为基础,围绕“金、木、土、石、布”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出一张张独具晋宁特色的文化名片,不断提升晋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文 赵晓红 童亮亮 陈思婧)

责编:吴迪、姚凯红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