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

2019-09-12 09:06:41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图为伊克博·瑟维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开幕式上发言。  翁奇羽摄

   图为达尼洛·桑托斯在他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办公室里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本报记者 张远南摄

   图为2018年6月,方大为(前左)在北京一所高校讲学。  资料图片

   图为林育麟(中)在上海陶氏中心与客户交谈。  资料图片

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南非)伊克博·瑟维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之高,让我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非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向世界讲述了成长与繁荣的伟大故事。共建“一带一路”是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发展合作领域取得的最重要进展。它创造了一个符合全人类共同愿望的技能交流和互联互通的未来。我们需要以更丰富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成功故事。

今年4月,受人民日报社邀请,我到北京参加“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这是我第十七次到访中国。十多年来,我去过北京、上海、大连、天津、杭州等众多城市。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之高,让我印象深刻。过去几十年来,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的兴建以及能源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希望非洲国家充分借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发展完善本国的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非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向世界讲述了成长与繁荣的伟大故事。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乐观开朗。越来越多中国人可以流利地说外语,也对自己更自信。年轻一代愿意花更多精力,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

中国的科技创新活力也在增强,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和人工智能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有很大潜力能成为电子商务方面的全球领导者。阿里巴巴、腾讯这样全球领先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诞生。数字经济不仅加快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人轻轻触碰手机屏幕就能办成很多事情,生活变得更轻松快捷,这真让人惊叹。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我曾在十多个场合现场聆听过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始终坚定地倡导推动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经贸合作、民间交流,展现出一位大国领导人的作为与胸怀,得到越来越多国家领导人的响应。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的确,生活并不简单。我们需要携手并进,共同克服一个又一个挑战。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也说过:“当我们爬上一座高山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高山。”

共建“一带一路”是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发展合作领域取得的最重要进展。它创造了一个符合全人类共同愿望的技能交流和互联互通的未来。其路径是通过对非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进行投资,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合作。中国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面向长远的倡议,它的益处将在很多年后被人们完全看到。

目前,世界正积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相关项目的开展进程。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制定务实计划,将“一带一路”倡议予以落实和推进。作为世界主流媒体的负责人,我们肩负着独特使命,应该帮助各国民众充分了解、及时获取有关共建“一带一路”的信息。我们要秉持负责任的新闻报道态度,共塑加强理解、友好、合作的媒体新业态,共建平等合作的媒体报道平台,为全球分享新闻和信息建立更通畅的渠道。

一些国家的媒体对共建“一带一路”存在误解和偏见。事实上,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多样性,既推动经济上的互利共赢,又注重民心相通和情感联系。中非友好合作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

我们需要以更丰富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成功故事。比如,我们可以在沿线国家媒体中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创意故事竞赛,鼓励各国媒体讲述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通人的故事,再评选出最佳文字、视频、电影作品等。

随着我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了解逐步加深,我对中国的依恋之情也日益浓厚。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到中国亲眼看看,将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给整个世界带来益处。

(作者为“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执行主席,本报记者暨佩娟采访整理)

中国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巴西)达尼洛·桑托斯

1966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中国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中国实现发展繁荣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正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70年来,中国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1966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见到了周恩来总理,他为人谦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毅元帅和我们进行了4个多小时的会谈。他很自信地告诉我们,中国必将逐步改变落后的面貌,在未来实现快速发展,中巴关系也会向好发展。他的话都变成了现实。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有时一年之内要去好几次。我的足迹遍布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北京和里约热内卢成为友好城市,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努力,值得我骄傲一生。为了庆祝巴西和中国建交45周年,近期我还会再次访问中国,参加相关活动。

还记得我初到中国时,粮食等物资供应不足,不少家庭缺衣少食。如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通信技术还很落后。在北京想发传真,只能找固定的几个地方,且花费高昂。现在,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华为是可以比肩欧美品牌的高科技企业。走在深圳的大街上,创新的活力让人印象深刻。

我亲眼见到北京西客站被逐步扩建,如今不仅高大气派,旅客输送能力也大为提升。随着中国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铁已成为中国的一张高科技名片。“子弹头列车”的时速可达300多公里,从北京到天津只需要30分钟。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中国正将自己的技术不断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让全球共享其发展成果。

几十年来,我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新中国从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实现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中国人民团结、勇敢。回过头看,中国取得成功绝非偶然。正因为中国人民不惧磨难,勤劳进取,中国才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

中国实现发展繁荣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更是推动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中国正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70年来,中国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通过资金、技术支持,帮助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沿线国家加快发展。在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家,很多中国企业和员工参与当地建设,帮助改善了当地贫困落后的状况,得到广泛称赞。世界正在为非洲的发展喝彩,而中国的支持为这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大量进口巴西产品,对巴西进行投资。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始终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当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呼吁推动开放合作,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巴中两国的对话和交流持续深入。双方在金砖机制下的合作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开始学习汉语,我也曾带着女儿去中国进行短期的汉语学习。我相信,巴中友好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作者为巴西中国友好协会会长、中拉友谊奖章获得者,本报驻巴西记者张远南采访整理) 

繁荣发展的中国是世界之福

(美国)方大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与新中国的故事也延续了35年。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老百姓越来越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未来。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伟大创举,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前不久我来中国出差,我在北京的“老妈”给我发微信,叫我有空回家吃顿饭。“老妈”已经77岁了,她是我在北京大学留学期间认的母亲。每次回北京,我都会去看看她。北京是我除了现居地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和华盛顿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十几岁的我跟着父母一起来亚洲旅游。在与旅游团里两位导游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很多关于中国的情况。当时,我隐隐感觉到,虽然亚洲以及中国发展程度还不高,将来却一定会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我对中国和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有了一个想法:将来我的学习和工作,要与中国有关。后来在申请大学时,我选择了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校要求学习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一门现代外语,我选择了中文。

后来我来到北京大学留学。在那期间,我借住在一个中国家庭,成为“老妈”家里的第四个孩子。“老妈”是一位医生,至今我们仍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读研究生时,我曾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实习。后来,我又以外交官的身份回到中国。

多年在华的生活经历,使我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对我而言,中国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她很亲近,很真实,是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外交官还是学者,我的工作和生活始终与中国紧密相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与新中国的故事也延续了35年。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老百姓越来越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未来。

中国的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促进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生产和贸易。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是维护国际秩序的坚定力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这些都表明,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是世界之福,是对世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榜样。中国的成功经验证明,发展中国家可以走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这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伟大创举,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刷新了很多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

如今,我以学者身份往返于美中两国之间。由于经常在美国参加公共活动、发表演讲,我能够听到来自美国最基层民众的声音,也向美国民众传播我所了解的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政策。很多美国民众都认为,中国的繁荣对美国有好处,中国的发展与美国的发展可以共存。希望未来美中两国智库可以发挥更大力量,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作出贡献。

(作者为美国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公共政策中心执行主任,本报记者王迪、暨佩娟采访整理)

中国成为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成果的重要中心

新加坡)林育麟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也成为向全世界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成果的重要中心。中国市场是陶氏公司全球发展蓝图的战略支点,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信心从未动摇。我被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当地民众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所打动。中国政府对提高民生福祉的承诺、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及中国人民努力拼搏的精神,为中国市场保持高质量增长和投资吸引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美国陶氏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第四十个年头。中国是陶氏公司在海外的第二大市场。目前,我们在中国设有10个业务中心和9个生产基地。

中国经济长期蓬勃发展,使我们获得了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雄心促使我们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定制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政府提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非常契合我们的技术专长和发展愿景。

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也成为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成果的重要中心。位于上海的陶氏中心是陶氏公司在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一体化研发中心,聚集了400多名本土创新人才和先进的研发设备,为中国客户提供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今年6月下旬,陶氏公司在张家港新投资的全新高附加值有机硅树脂工厂破土动工。这是近三年来陶氏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第三个工厂,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持续增长的潜力和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市场是陶氏公司全球发展蓝图的战略支点,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信心从未动摇。

近年来,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迅猛,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服务等平台领域的创新位居世界前沿。今年5月,我参加了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对数字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目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在生产领域更多使用机器人。

中国近年来在创新和环保领域持续发力。这不仅加快了中国的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更为优秀企业大展身手提供了外部环境。例如,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大量货物通过快递被送到消费者手中。海量快递包装引起了公众和业界对环境的担忧。我们的可持续性包装材料在提供同等程度的耐久性、柔韧性和功能性之外,比传统包装材料的用量更省,还可以回收再利用。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优质的中国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扬帆出海。过去6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陶氏公司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助力。今年3月底,我们和上海电气集团签署协议,向上海电气承建的迪拜水电局700兆瓦光电项目和250兆瓦光伏项目提供导热油,并提供本地化服务。这一项目建成后,将为迪拜的27万多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每年将减少14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

我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在中国工作的这几年,我喜欢周末时到中国各大城市参加马拉松比赛。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被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当地民众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所打动。中国政府对提高民生福祉的承诺、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及中国人民努力拼搏的精神,为中国市场保持高质量增长和投资吸引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为美国陶氏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本报记者牛瑞飞采访整理)

责编:吴迪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