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南岸的晋宁,是云南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发展定位,是市委、市政府对晋宁发展的殷切希望,也是晋宁发展的基本遵循。
而稳定,是发展的核心基础。4月12日,2021年昆明市社会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这其中,就有晋宁的不懈努力。
晋宁在2017年撤县设区之后,积极融入昆明主城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并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以党建为核、服务为本、法治为基、德治为魂,坚持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在基层、根基扎在基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域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基层活力明显提升,基层和谐明显巩固,基层治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效果。
高位统筹 凝聚基层治理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必须把基层社会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问题导向,激发创新动能,加快现代化步伐。
但基层治理点多面广,治理模式少有参照,而现实中,基层社会治理资源缺乏,解决问题手段有限、责任无限、待遇保障不足等问题是最现实,也是最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开创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乡,晋宁区以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会治理实施生态、和谐、美丽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2020—2022 年)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实施“一平台、三服务、一张网、三包保”乡村治理晋宁模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晋宁区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治理指挥中心,通过构建“一平台、四体系、三保障”管理运行模式,整合各部门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群众诉求办理解决、应急处突等方面的调度指挥作用,整体提升全区城乡社会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2023年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省调查测评达到98%以上,处于全省中上水平,夯实全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加快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提供坚强保证。
还在全省率先打造了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打造“一平台、三服务、一张网、三包保”的乡村治理晋宁新模式,实现全区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晋宁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
在此过程中,晋宁区高位统筹,构建了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常委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晋宁区城乡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解决思路不清、定位不明、执行不力的现实难题。规定,晋宁区委常委会每半年至少研究 1 次城乡社会治理工作,晋宁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每年至少开展 1 次城乡社会治理工作专题调研,晋宁区政府常务会每年研究城乡社会治理工作不少于3次,而晋宁区委组织部把城乡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纳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
考虑到基层社会治理中财力物力人力的现实需求,杜绝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因经费不足导致的“推诿”问题,晋宁区加大财政对城乡社会治理保障力度,在统筹中央、省级、市级等各级各部门投入城乡社区的一般转移支付资金,优先保障支持做好美丽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城乡社会治理投入力度,从2021 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城乡社会治理专项资金。
城乡一体 社会治理全域覆盖
“基层社会治理,大家都知道重要,但是具体怎么做,其实心里都没底。”晋宁区一名乡镇干部坦言,基层社会治理目前都在探索,没有可借鉴、可参考的“模板”,所以,推动起来难免力不从心。
为此,晋宁区通过外出考察并结合自身实际,出台相关文件,在全省率先打造“捆绑式发展”的晋宁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乡镇农村,通过打造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中心、两站”,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融入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做好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企业“三服务”工作。同时,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乡镇(街道)服务职能,实现多元有效资源整合,实现综治、 城管、安全、农机等多个网格整合,建立信息一体化的社会治理综合网,做到网格内包人、包事、包物“三包”,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制化的乡村社会治理晋宁新模式。
而在城市社区,晋宁区以基层治理矛盾多、管理难、问题复杂的月山社区为试点,探索建立健全物业管理组织和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推行专职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等工作手段,解决资源信息不共享、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发展不协调、推动不一致的情况,整体提升社区的社会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探索社会治理的晋宁模式树立标杆和示范,引领全区社区社会治理。
社会和谐 护航晋宁稳定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为此,晋宁区委提出,用一年的时间,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打好深入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三年行动基础;用一年的时间,培育和打造6个社区治理示范点、24个乡村治理示范点。
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类施策、全面推进,到2022年,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四位一体、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乡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社区)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确保城乡社会治理促生态、和谐、美丽乡村(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创新各方面、全过程,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才能构筑好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打通每一个“神经末梢”,使基层社会治理政治方向不偏离,资源能力有保障,才能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形成社会治理有效合力,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因此,晋宁区将重点实施“党建+八大工程”。其中,重点是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也就是依托“一核三治”(一核:发挥党组织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实现善治),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工作。
以及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即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打好古滇文化、郑和文化“两张牌”,依托晋宁区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打造53 公里环湖文旅党建示范带,围绕“一环五片区”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打造5 个各有特点、各具特色党建片区。
还有就是党建引领绿色经济发展工程,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三张牌”战略,优先发展康养、旅游、特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发挥“一县一业”撬动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上级资金变集体股金、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组织,力争在今年内,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昆阳、宝峰、晋城、二街、上蒜、六街 6 个镇(街道)实现所有农村集体经济不低于10万元;至2022年,用3年时间,实现全区所有农村集体经济不低于30万元,双河彝族乡、夕阳彝族乡等山区实现 10%以上的增长。(杨正聪)
责编:闫宇航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