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沟通促共赢
开放不停步,内外要兼修。与“境内关外”监管模式下的狭义自贸区类似,中国在双边乃至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即广义自贸区)中的努力同样值得称道。
中国—格鲁吉亚自贸谈判完成,实现了中国在欧亚地区自贸区网络布局零的突破;中国与毛里求斯启动自贸协定研究,为中非关系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中国与蒙古、伊朗、东帝汶、日本、马来西亚、文莱、韩国、孟加拉国、泰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亚洲周边国家举行40多场各层级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会议和会谈,聚焦落实领导人达成的经贸合作共识……2016年,中国在一系列双边经贸谈判中取得的成果十分丰硕。
自2017年1月1日起,中澳自贸协定正式进行第三次降税。出口方面,第三次降税后澳大利亚零关税税目比例达到98.5%,其中纺织品和服装、汽车零部件、部分钢材及钢铁制品、家电产品等中国优势出口产品将享受更加优惠的关税。进口方面,牛羊肉、海鲜、乳制品、坚果、水果、葡萄酒等部分自澳进口产品的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双方企业及消费者从相互开放中获得的好处实实在在。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在现有国际规则框架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等一系列促进贸易自由化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对此,不少海内外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方案”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而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其“共商、共建、共享”的特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经济体的关注和参与。
“对内,中国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航空港区、跨境电商等开放试点,主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为适应更高水平的全球化做充分准备;对外,中国在贸易碎片化背景下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彭支伟说。
持续贡献正能量
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项资料显示,2008年至2016年5月期间,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共采取了1583项贸易限制措施,目前为止只取消了约25%。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构发布的《G20贸易投资措施报告》也表明,近一年来G20成员平均每月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已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与全球经济和整体市场形势的恶化有关。由于需求的普遍缺乏,大家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在彼此激烈的竞争中,各国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意愿也就更强烈。
彭支伟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趋势仍将延续。中国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也将采取必要而合理的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利益。彭支伟表示,从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开放和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决心不会动摇,并将为维护多边贸易机制贡献力量,展现大国担当。
“一方面,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3,这一势头在2017年有望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作为,例如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顶层设计就在海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些事实都表明,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及全球化回归正确轨道持续贡献‘正能量’。”彭支伟说。
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既亲切平实,又掷地有声。据估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些数字,意味着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与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