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解决问题的公信力,提高了中国的事务性话语权。争夺国际话语权不只是为了获得“多说”的机会,也不只是为了提高说话的分贝,而是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中国有多大的国际话语权,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我们针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和普遍关切,提供了多少方案,获得了多大程度的接受和认可,多大程度上转化成有约束力的制度。“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方案。正如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回声报》发表的文章所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冷战结束以来一直没有共同发展计划、强行推动的自由主义民主化遭遇失败后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的进展也正如德维尔潘所预见的那样,从倡议到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政策对接和重点项目对接无不体现出一个“实”字。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中国已同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也正在落地。这些协议和项目的顺利签署及建成,让话语权转变为有形成果,使其更有力度。
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调查和统计,仅2016年,境外媒体涉及“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数量就超过4万篇,国际智库正式发布的“一带一路”专题研究报告近50份,海外出版的“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约20种。面向二十国集团国家的民调数据表明,海外受访者中了解“一带一路”的比例为15%,其中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该倡议对其国家、个人、地区经济及区域和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可见,“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同样,对外话语创新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清扫障碍。如前所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多来,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赢得普遍赞誉,但不能否认的是,受现实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偏见等因素影响,国际舆论中的“一带一路”还是一个多元图景:既有“写实的素描”,也有“写虚的抽象”;既有“短焦距拍摄”,也有“长焦距拍摄”;既有严肃工整的笔画,也有调侃戏谑的漫画。沿线国家舆论整体较为温和友好,美日等国舆论则相对冷漠消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拓展和深化“一带一路”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多以数说理、以例讲理、寓理于事,讲好“一带一路”共建的故事,传递好“一带一路”共商的理念,展示好“一带一路”共享的前景,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作者: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孙敬鑫)
责编:周秋田
赞
踩
路过